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隆中》
《隆中》全文
明 / 尹台   形式: 古风

言怀卧龙叟,思窥三顾庐。

行徒肃车马,遂出襄樊墟。群山何峻?,树木纷萧疏。

隆中盘绝险,曲折回行舆。

披莽延邃历,仄趾遵岩圩。

攀扪陟中巘,始若承门除。

址迹辨髣髴,径磴交阴渠。

浏浏六角井,瓦甓中堙淤。

往事既沉泯,巨庙空翼如。

惟昔贤杰人,匡济偃穷居。

躬耕辞乱世,匿景逃空虚。

时哉不我与,逍遥乐只且。

岂复慕闻达,意足无愿馀。

桓桓汉先主,英略本夙储。

神知既相授,感会风云舒。

屡驾讵言枉,数论心已抒。

奇功从此奋,大业同策驱。

志存六合抚,力褫群魄沮。

炎命虽中殄,厥义彰简书。

咄哉鄙俗士,噆议徒呿嘘。

不观成败理,愚哲并草苴。

徙倚当世故,三叹弥愁予。

(0)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隆中》诗,以游历隆中古迹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其智谋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隆中的险峻山势、茂密树林和蜿蜒曲折的道路,营造出一种深幽而庄重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诸葛亮隐居在此的智慧与决心。

诗中“群山何峻,树木纷萧疏”形象地展现了隆中的自然景观,“隆中盘绝险,曲折回行舆”则写出道路的险峻与探访者的虔诚。诗人通过“址迹辨髣髴,径磴交阴渠”等细节描写,展现出隆中遗迹的古老与神秘。

诗人将诸葛亮比作古代的贤杰,他选择在乱世中躬耕以避世,但内心怀揣着匡扶天下的壮志。刘备的多次拜访,象征着对诸葛亮才能的认可,而诸葛亮的智慧和策略最终助力了汉室的大业。然而,诗中也批评了那些不懂得历史成败之理的人,他们只会空谈,没有真知灼见。

诗人感慨万分,通过“徙倚当世故,三叹弥愁予”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更大抱负的惋惜,以及对世人未能理解其价值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尹台

尹台
朝代:明

(1506—1579)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猜你喜欢

即事二首寄修微·其二

东风同护曲阑中,一样花枝别样红。

纵是不容春绾住,莫教狼藉宋家东。

(0)

秋日书梵经藏佛腹

碧瓦云楸映半塘,静从秋色到修篁。

聊存心力于经卷,不负闲身住草堂。

微雨暗飘毫素润,轻风徐动墨池香。

书成却恨无人识,故向真空密处藏。

(0)

送张孝廉

柳丝细织晓烟青,恻恻春寒长短亭。

马度山腰蹄尚懒,湿云如梦未全醒。

(0)

送人

扬子江边送玉郎,柳丝牵挽柳条长。

柳丝挽得行人住,多向江头种两行。

(0)

忆家园一绝

日望南云泪湿衣,家园梦想见依稀。

短墙曲巷池边屋,罗汉松青对紫薇。

(0)

金陵九思·其五五思

我所思兮在石城,欲往从之哄渭泾。

八川强半寇纵横,侧身南望涕飘零。

美人赠我闻遐草,何以报之嗽金鸟。

路远莫致倚窈纠,莫愁香径菱歌绕,安得飞棹移凫藻。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