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竹淇园大参》
《送竹淇园大参》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八座风云拥去旌,丰碑千载石羊城。

岭南紫气迎秋色,天上黄河过客情。

绛节易高金阙梦,瑶台暂拾玉芝行。

旧时琴鹤仍留别,典向人间为远程。

(0)
鉴赏

此诗以壮丽之景开篇,“八座风云拥去旌”,描绘出风云激荡、旌旗飘扬的壮观景象,象征着人物的豪迈气概与不凡成就。接着“丰碑千载石羊城”一句,既赞美了人物的功绩如同丰碑一般永垂不朽,又巧妙地将地点融入其中,使画面更加生动具体。

“岭南紫气迎秋色,天上黄河过客情”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岭南的紫气与黄河的过客之情相对比,不仅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风貌,也寓意着人物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和深远影响。

“绛节易高金阙梦,瑶台暂拾玉芝行”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通过“金阙梦”与“瑶台行”的梦境与仙境,表达了对人物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其精神世界的高远与超脱。

最后,“旧时琴鹤仍留别,典向人间为远程”两句,以“琴鹤”这一传统意象,寄托了对人物品格的赞美和对其离别的不舍,同时“典向人间为远程”则表达了对人物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其在世间留下深刻印记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壮丽景色、人物功绩、理想追求及离别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情祝福,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美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七

众流成海,众毛成毬。一棚俊鹘,儒雅风流。

石田无一事,坐地看扬州。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九十二

取不得,舍不得,状不得。西天碧眼胡,尽力道不识。

识不识,临际德山,太平奸贼。

(0)

颂古十首·其九

丹霞寒烧木佛,院主因祸得福。

可怜杜撰巡官,祇管胡卜乱卜。

(0)

赞此庵元和尚二首·其一

佛祖生冤家,人天不喜见。忒杀聱头,却通一线。

劈胸拳下破牢关,大用机轮辘辘转。

(0)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其五

自公湘中去,雁断致书寡。

今年从默斋,五字闻大雅。

青灯话畴昔,白首问茅价。

十里五里间,水竹肯轻舍。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三十五

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

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