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
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捲起浪头山。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
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
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捲起浪头山。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嘲淮风进退格》。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诗人穿着厚重的衣物,坐在封闭严实的船舱里,或许是北方特有的冰窗前,给人一种隔绝与世隔绝之感。
"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 这两句则写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似乎在问那些狂烈的风和未能结成雪花的云朵,它们为何这样行为,而自己却只能感到凛冽的寒冷。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捲起浪头山。" 这两句表明诗人不愿意去理会那些遥远而迷茫的事物,他更倾向于在近处的自然界中寻找乐趣,即使是激荡的波涛和连绵的山脉,也能引起他的兴趣。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自己力量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摧毁高大的建筑(这里借指佛教中常见的僧伽塔),而面对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先生,诗人只是淡然一笑,从容以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信从容的一种生活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