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
《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累珠贯冰丝,耿光发沈渊。

二千八百字,字字合管弦。

想攒风前眉,应耸雪后肩。

又言谪匡山,五老烟霞鲜。

著书满破箧,官冗盐未煎。

少迟了上信,别用綵绳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àoqīngjiānxièsuǒhuìshī
sòng / shì

lèizhūguànbīnggěngguāngchényuān

èrqiānbǎiguǎnxián

xiǎngzǎnfēngqiánméiyìngsǒngxuěhòujiān

yòuyánzhékuāngshānlǎoyānxiáxiān

zhùshūmǎnqièguānrǒngyánwèijiān

shǎochílexìnbiéyòngcǎishénglián

翻译
串珠般连结冰丝,明亮光芒自深渊升起。
洋洋洒洒二千八百字,字字如乐章和谐。
想象她眉头紧锁在风前,肩头耸立如雪后峰峦。
又述说被贬往匡山,五老峰间云雾缭绕色彩鲜明。
满满一箱书稿,公务繁多无暇煮盐煎茶。
未能及时送上书信,只好用彩绳连结传递。
注释
累珠:比喻文字连贯如串珠。
冰丝:形容文思清冷如冰丝。
耿光:明亮的光芒。
沈渊:深水,比喻深沉的思想。
攒:聚集,此处指皱眉。
谪:贬谪,被流放到偏远地方。
匡山:地名,与李白有关。
五老烟霞:描绘五老峰的云雾缭绕景象。
破箧:破旧的箱子,形容书籍堆积。
盐未煎:形容公务繁忙,无暇顾及生活琐事。
上信:上呈的书信。
綵绳:彩色的绳子,用于捆扎或传递物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文学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累珠贯冰丝,耿光发沈渊。” 这两句用鲜明的比喻描绘出文字的精妙和深邃,如同珍珠穿线一样,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二千八百字,字字合管弦。” 这里作者提及了大量的书信内容,每个字都像琴弦上的音符那样和谐,体现出诗人对文字的精心雕琢。

“想攒风前眉,应耸雪后肩。” 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深。如同面对着风轻拂过眉梢,又似在雪后不经意地耸动肩膀。

“又言谪匡山,五老烟霞鲜。” 这里诗人提到了神话中的匡山和五位仙翁,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仰慕之情,以及他们之间超越尘世的精神交流。

“著书满破箧,官冗盐未煎。” 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书信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即便是书箱破旧,所蕴含的思想也如同未煎盐一般纯净而有价值。

“少迟了上信,别用綵绳联。”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以及期待再次相会之情。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文字,这首诗展现出了深厚的情谊与高洁的人格魅力。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精妙的比喻以及对友情的高度赞颂,展示了叶适作为宋代词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和情感的深度。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船子和尚东游泊钓船处

和尚东来泊钓船,一溪秋水月明天。

此中定有高人出,为忆前身几百年。

(0)

题雷威琴

合雅大乐,成文正音。徽弦一泛,山水俱深。

(0)

题小景杂画·其三

绿树萧然荫草亭,酒船安近蓼花汀。

分明一夜溪头雨,洗出春山数点青。

(0)

西砰路

苍苍古木中,夕阳忽已晚。

隔浦闻鸡鸣,人家知不远。

(0)

黄河

河水南浮泗,漕渠北注燕。

众心忧璧马,天意护楼船。

龙首疏秦日,鸿陂复汉年。

园陵看王气,松柏正苍然。

(0)

春宴次徐子仁韵

金屋人堪贮,银灯客竞豪。

舞轻帘外柳,歌掩扇中桃。

雨漏春声缓,霜弦夜调高。

深杯拚达曙,明日是花朝。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