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琳宫頫石泉,共瞻遗像一凄然。
生儿犹说韩为字,迁客空伤播易连。
宋社东南谁最恨,魏公乔梓自相怜。
芳灵陟降还天上,可使椒浆傍法筵。
郭外琳宫頫石泉,共瞻遗像一凄然。
生儿犹说韩为字,迁客空伤播易连。
宋社东南谁最恨,魏公乔梓自相怜。
芳灵陟降还天上,可使椒浆傍法筵。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天庆观谒四贤祠》,通过“郭外琳宫頫石泉,共瞻遗像一凄然”两句开篇,描绘了诗人前往天庆观拜谒四贤祠的情景,以“郭外”、“琳宫”、“石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幽静的氛围,同时“遗像一凄然”则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接着,“生儿犹说韩为字,迁客空伤播易连”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这里“韩为字”可能是指韩愈,其字退之,常被用来指代文学家或思想家;“迁客”则泛指被贬谪的官员,此处可能暗指其他历史上的贬官人物。“播易连”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这里用以形容历史事件的复杂和不可预测性。
“宋社东南谁最恨,魏公乔梓自相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更深处,探讨了宋朝东南地区的历史情感与人物命运,以及对魏公(可能指魏征)及其家族的深切同情。这里的“恨”与“怜”分别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对人物命运的同情。
最后,“芳灵陟降还天上,可使椒浆傍法筵”两句以浪漫而略带神秘的笔触收尾,想象着这些历史人物的灵魂在天上自由翱翔,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关于祭祀与信仰的思考——是否可以借由椒浆(一种祭祀用的酒)来接近或纪念这些逝去的灵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缅怀,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信仰的深刻思考。
文治回亨运,群言协睿谋。
设科存坠典,传诏及遐陬。
风动黄帘晓,霜飞白简秋。
迂临宣上化,精察副旁求。
怀牒鱼鳞集,摛辞茧纴抽。
按行承奖饬,鼓舞望甄收。
冰鉴垂清照,渊珠免暗投。
充庭先品物,入彀总英游。
奏自兰台上,名依桂籍留。
神仙司下土,桃李在南州。
使节光华盛,公堂礼数优。
无能禆末论,倾咏独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