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书生佳人苦乐各一阕,用板桥道人体·其一》
《满江红.书生佳人苦乐各一阕,用板桥道人体·其一》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一片青毡,遮不足、万千风雨。

止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

老大长充村学究,科名不到刘司户。

剩凄凉、文冢哭秋风,书生苦。出建节,芙蓉幕。

入画像,麒麟阁。尚青春年少,丰姿如鹤。

束发交都收铁网,画眉人共听金钥。

待功名、成了便神仙,书生乐。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书生的悲喜人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科举制度的无奈。词中以“一片青毡”开篇,形象地比喻书生在风雨飘摇中的生活,暗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接着,“止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进一步强调了书生们在追求功名道路上的孤独与艰难。

“老大长充村学究,科名不到刘司户”两句,表达了书生们即使努力多年,也未必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可能只能成为乡村的教书先生,而无法达到更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科举制度下书生们的命运多舛。

“剩凄凉、文冢哭秋风,书生苦”则直接点明了书生们在追求学问与功名过程中的孤独与痛苦,他们的才华可能被埋没,理想难以实现,只能在秋风中默默哭泣。

后半部分转而描述书生们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出建节,芙蓉幕。入画像,麒麟阁。”这既是对书生们在仕途上可能取得成就的想象,也是对他们可能面临的荣誉与地位的向往。然而,“尚青春年少,丰姿如鹤”一句又提醒我们,这些成就和荣誉往往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书生们在年轻时就可能已经经历了人生的起伏。

“束发交都收铁网,画眉人共听金钥”描绘了书生们在学术上的勤奋与专注,以及他们在知识领域的贡献。这里的“铁网”和“金钥”分别象征着知识的广阔与获取知识的艰难。

最后,“待功名、成了便神仙,书生乐”表达了书生们对于功成名就后的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认为那时便是他们真正的快乐所在。整首词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书生们在追求知识与功名过程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既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书生们的复杂情感与命运。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乙丑元日阙门瞻望

宫殿雪初消,祥光满圣朝。

千官鸳鹭集,百乐凤皇调。

晓鹊栖珠树,冰花散玉桥。

中天回首处,御辇驾云霄。

(0)

王黄二子将有行期过访客舍

风尘倦客不胜悲,把袂三秋问去期。

枕上不堪千里梦,尊前又赋四愁诗。

西风雁过华阳馆,北极霜飘太液池。

金谷黄花还共赏,天涯谁许便分离。

(0)

初去故园留别诸友

风烟一以别,把酒恋同游。

人去江楼晚,帆飞海国秋。

青山驰远梦,黄菊动离愁。

曾是沧洲客,能无念白鸥。

(0)

秋夜同欧廷评丈方武选年兄梁祠部舅氏过得金舍人宅得云字

鸣玉严趋下五云,舍人元是凤毛群。

开尊竹底钟声过,握管窗前木叶闻。

天入九关回暝色,凉生三径散清芬。

可怜叔夜空凡骨,抱犊虚谈石室文。

(0)

小金山送黎秘书还朝·其二

高台聊赋别,诸子更相从。

水落潮痕出,云开树影重。

渔歌回曲浦,僧磬度双峰。

惯识江湖意,无论去住踪。

(0)

湖上送曾明吾之武夷

十年萍迹怅西东,此日湖山览眺同。

合浦一珠悬夜色,延津双剑倚秋空。

虚名总付浮云外,别思偏萦落照中。

君到武夷穷九曲,新题宁惜寄飞鸿。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