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孤生瀚海头,迥临荒野照边州。
光残金柝声中晓,晕满雕弓影外秋。
漠北征人齐倚剑,城南思妇独登楼。
那堪今夜关山月,况有胡笳引泪流。
汉月孤生瀚海头,迥临荒野照边州。
光残金柝声中晓,晕满雕弓影外秋。
漠北征人齐倚剑,城南思妇独登楼。
那堪今夜关山月,况有胡笳引泪流。
这首明代王怿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画面。首句“汉月孤生瀚海头”,以“汉月”象征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辽阔,月光照耀在浩渺的瀚海之上,孤独而明亮。次句“迥临荒野照边州”,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遥远和边地的荒凉。
第三句“光残金柝声中晓”,通过“金柝”这一边塞特有的兵器,描绘出夜晚军营中的寂静与黎明将至的暗示,月光与战事相连,增添了悲壮气氛。第四句“晕满雕弓影外秋”,月晕映衬在雕弓之上,秋意更显凄凉,暗示着战争的紧张与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第五、六句“漠北征人齐倚剑,城南思妇独登楼”,通过对比,展现了征人与思妇的两地相思,月光成为他们情感交流的媒介。最后一句“那堪今夜关山月,况有胡笳引泪流”,直接表达了对月夜边关的哀愁,以及胡笳声引发的无尽离愁别绪。
整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边塞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明初边关生活的艰辛与思乡之苦,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大浸稽天痛溺沦,惟吾与汝拯生民。
身经百亿万千劫,我是东西南北人。
黯黯春明有馀梦,滔滔海立尽成尘。
团沙易感伤身世,十四年来几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