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岛山川异,伤怀是故臣。
同心为千载,分手记初春。
志士尊声气,东都重缙绅。
寒梅将欲放,折寄不嫌频。
别岛山川异,伤怀是故臣。
同心为千载,分手记初春。
志士尊声气,东都重缙绅。
寒梅将欲放,折寄不嫌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庄桤庵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之情。首句“别岛山川异”点明了两人相隔遥远,身处不同的地理环境,暗示了离别的苦楚。接着“伤怀是故臣”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哀伤之情,将个人情感与友人身份相结合,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同心为千载,分手记初春”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长久的友情与短暂的分别进行对比,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同时,“初春”这一时节的选取,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友情的萌芽与开始,增添了诗意和情感的层次。
“志士尊声气,东都重缙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尊重与怀念。这里提到的“志士”、“东都”、“缙绅”,都是古代文化中的特定称谓,分别指有志之士、京都和官员,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身份和地位的认同与敬重,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品格和成就的赞赏。
最后,“寒梅将欲放,折寄不嫌频”以寒梅即将开放的景象作结,象征着友情虽经寒冬考验,但依然生机勃勃,如同寒梅一样坚韧不屈。诗人通过折梅寄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即使频繁寄送也不觉得厌烦,充分展现了深情厚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真挚关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
管书记之任,有优渥之言。
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金羁相驰逐,联翩何穷已。
庆云惠优渥,微薄攀多士。
念昔渤海时,南皮戏清沚。
今复河曲游,鸣葭泛兰汜。
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妍谈既愉心,哀弄信睦耳。
倾酤系芳醑,酌言岂终始。
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
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峯。
岩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永绝赏心望,长怀莫与同。
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心胸既云披,意得咸在斯。
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夕虑晓月流,朝忌曛日驰。
悟对无厌歇,聚散成分离。
分离别西川,回景归东山。
别时悲已甚,别后情更延。
倾想迟嘉音,果枉济江篇。
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
洲渚既淹时,风波子行迟,务协华京想,讵存空谷期。
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暮时。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鸣嘤已悦豫,幽居犹郁陶。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
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无庸妨周任,有疾像长卿。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垧。
遡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战胜臞者肥,止监流归停。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声!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缁。
虽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
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
日月垂光景,成贷遂兼兹。
出宿薄京畿,晨装抟鲁飔。
重经平生别,再与朋知辞。
故山日已远,风波岂还时。
苕苕万里帆,茫茫终何之?
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
越海凌三山,游湘历九嶷。
钦圣若旦暮,怀贤亦凄其。
皎皎明发心,不为岁寒欺。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
登楼为谁思?
临江迟来客。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
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
偶与张邴合,久欲还东山。
圣灵昔回眷,微尚不及宣。
何意冲飙激,烈火纵炎烟。
焚玉发昆峯,余燎遂见迁。
投沙理既迫,如邛愿亦愆。
长与欢爱别,永绝平生缘。
浮舟千仞壑,揔辔万寻巅。
流沫不足险,石林岂为艰!
闽中安可处,日夜念归旋。
事踬两如直,心惬三避贤。
托身青云上,栖岩挹飞泉。
盛明荡氛昏,贞休康屯邅。
殊方咸成贷,微物豫采甄。
感深操不固,质弱易版缠。
曾是反昔园,语往实款然。
曩基即先筑,故池不更穿。
果木有旧行,壤石无远延。
虽非休憩地,聊取永日闲。
卫生自有经,息阴谢所牵。
夫子照情素,探怀授往篇。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南北朝·谢灵运】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偶与张邴合,久欲还东山。圣灵昔回眷,微尚不及宣。何意冲飙激,烈火纵炎烟。焚玉发昆峯,余燎遂见迁。投沙理既迫,如邛愿亦愆。长与欢爱别,永绝平生缘。浮舟千仞壑,揔辔万寻巅。流沫不足险,石林岂为艰!闽中安可处,日夜念归旋。事踬两如直,心惬三避贤。托身青云上,栖岩挹飞泉。盛明荡氛昏,贞休康屯邅。殊方咸成贷,微物豫采甄。感深操不固,质弱易版缠。曾是反昔园,语往实款然。曩基即先筑,故池不更穿。果木有旧行,壤石无远延。虽非休憩地,聊取永日闲。卫生自有经,息阴谢所牵。夫子照情素,探怀授往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YIKH4Bm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