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衮衮论风期,百年心事多好违。
君如荆石尚衷璞,我似野马初受羁。
射阳广阳水云屋,襄城邮城尘土衣。
俛眉作吏一不遂,丘壑付君未觉非。
向来衮衮论风期,百年心事多好违。
君如荆石尚衷璞,我似野马初受羁。
射阳广阳水云屋,襄城邮城尘土衣。
俛眉作吏一不遂,丘壑付君未觉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腊茶并三诗送李元诚(其二)》。诗中,诗人以议论和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李元诚的评价和自己的感慨。首句“向来衮衮论风期”暗示了社会上对人才的评价和期待,但接下来的“百年心事多好违”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即许多人的抱负往往难以实现。
诗人将李元诚比作“荆石尚衷璞”,意指他虽身处尘世,但仍保持着内心的纯真和才华;而自己则自比为“野马初受羁”,暗示自己在仕途上的束缚和无奈。接下来的“射阳广阳水云屋,襄城邮城尘土衣”描绘了两人不同的生活状态,一个在山水之间过着闲适的生活,一个在尘世官场中奔波劳碌。
最后两句“俛眉作吏一不遂,丘壑付君未觉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选择仕途未能如愿的遗憾,同时也赞赏李元诚能够坚守自我,选择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朋友选择的理解。
山光渐淡川气昏,急雨乱打荷叶喧。
小舟横掠湖边村,人家收网半闭门。
吾庐未见见堤树,舟人指点孤灯处。
蒲丛姑恶最可哀,冲雨飞鸣背人去。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
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
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
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
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
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
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
酒醒堕何处,楼台海山秋。
城中酒垆千百所,不忧不售惟忧雨。
今年上元灯满城,曲巷深坊闹歌舞。
天公不借一日晴,风吹灯死雨如倾。
家家移床避屋漏,不闻人声闻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