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吊古·其一》
《厓山吊古·其一》全文
明 / 郭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宋家玉玺沈南海,信国丹心黯北燕。

天地此时同惨澹,山河几处不腥膻。

幽陵千树空啼鸟,奇石三峰起暮烟。

谁遣翠华来驻跸,金牌十二直堪怜。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棐所作的《厓山吊古》其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南宋末年厓山之战的深刻反思。

首联“宋家玉玺沈南海,信国丹心黯北燕”,以“玉玺沉海”和“丹心黯淡”两个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南宋王朝覆灭的悲壮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忠臣良将的悲愤心情。这里,“玉玺”象征着皇权的丧失,“南海”则寓意着远离故土的漂泊,而“信国”与“北燕”分别代表了南宋与北方的敌对势力,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颔联“天地此时同惨澹,山河几处不腥膻”,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惨烈与破坏。在这样的时刻,天地间弥漫着哀伤与悲痛,山河破碎,到处弥漫着血腥的气息,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颈联“幽陵千树空啼鸟,奇石三峰起暮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幽静的山谷中,千树空荡,只有鸟儿的哀鸣回响;奇峰之上,暮色中升起缕缕轻烟,仿佛是历史的哀叹与怀念。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尾联“谁遣翠华来驻跸,金牌十二直堪怜”,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无奈与感慨。翠华,本指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这里借指南宋末帝赵昺的逃亡。诗人质问是谁让帝王如此颠沛流离,甚至不得不逃亡他乡,十二枚金牌代表着南宋末帝最后的求援信号,却无人应援,这十二枚金牌让人感到无比的怜悯与悲哀。这一联揭示了南宋灭亡的悲剧性,以及对当时统治者无能为力的深深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南宋末年厓山之战的深刻情感,以及对历史命运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郭棐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
猜你喜欢

送张证性之粤

竹里啸清秋,怜君复远游。

丹已寻勾漏,药自采罗浮。

老骥怀千里,名山动四愁。

何时归故国,访我白蘋洲。

(0)

解连环

抱愁含醉。启晶奁顾影,脸霞消未。

解香丝、轻付鸾篦,验旧梦无痕,鬓云疏翠。

几折纱纹,可留取、那时清泪。

记砌虫唧唧,窗蕉策策,伴人不寐。轻衾又还自展。

更自宽罗带,自怜腰细。

惯凄凉、守尽残更,渐忘却人间,欢娱情味。

冷了熏炉,依旧是、和衣斜倚。

恁禁它、月晓霜浓,叫寒雁起。

(0)

寒食作呈佩韦夫子

春色为谁来,绿遍西原草。

念我时艰虞,反伤春色好。

天地方甲兵,沈忧催人老。

莫挽西江水,辙鱼同枯槁。

缅思先舅姑,悲来心如捣。

富贵不及养,荣名安足宝。

况我沈沦土,流离更远道。

麦饭奠不时,墓门复谁扫。

伤心首丘意,华发悲年早。

愿利幽人贞,敬身以承考。

区区小草心,永言伤怀抱。

(0)

或问翁归有所积否作诗答之

半生作宦世相违,隐退匆匆返旧扉。

一路云山都不带,满船惟载月明归。

西粤曾经宦辙驰,金陵住久岁频移。

归来自检行囊里,赢得钟山数首诗。

(0)

早发

瘦马踏残月,模糊认驿程。

路长愁日短,风重觉裘轻。

旅况寒尤苦,名心老渐平。

疏帘横树杪,知有酒人行。

(0)

十八日自守口历宏赐镇边镇川三堡宿古庙作·其一

长城无尽处,我行无已时。

十里或五里,堠火明参差。

窟室似蠮螉,往来只狐狸。

行经几城垒,寂无犬与鸡。

但闻角声悲,又见风吹旗。

少年慕远游,半老投边陲。

时平贱戎马,诋挫怜微卑。

岂知边塞士,如此其寒饥。

窃禄三十年,回首惭轻肥。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