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算子·其二饮酒成病》
《卜算子·其二饮酒成病》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卜算子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

八十馀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

(0)
注释
仙:指修道成仙的人。
佛:指修行佛教,追求解脱生死的人。
似:如同。
泥:比喻极度醉态。
皮骨:形容身体。
金石:比喻坚硬无比。
康强:身体健康强壮。
佛寿:佛教中对长寿的称谓。
涅槃:佛教术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状态。
杯中物:指酒。
翻译
一个人去学做仙人,另一个人去学成佛。
仙人的酒量极大,喝千杯也能醉倒像烂泥,身体坚韧如金石。
不饮酒也能健康强壮,佛的寿命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年。
活到八十多岁后进入涅槃境界,还是先享用杯中的美酒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卜算子·饮酒成病》中的片段,主要通过对比描绘了两位人物的不同选择和生活方式。前两句“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简洁明快地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追求:一人追求长生不老的仙道,另一人则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的佛法。

接下来的四句详细描绘了这两种修行方式的特点:“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仙人纵情饮酒,看似沉迷,但身体却坚韧如金石,暗示修炼带来的超凡体质。而“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则强调佛家戒律下的健康长寿,即使不饮酒也能保持身体健康。

最后两句“八十馀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理解,认为即使是修行者,面对生命的终点——涅槃,也应享受当下,适当饮酒,活在当下。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探讨了人生选择和生死观,体现了辛弃疾豪放洒脱的个性。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四伯父生朝三首·其一

花到酴醾芍药时,人如仙桂大椿诗。

一年春事莺初懒,千岁光阴鹤未迟。

鬓雪多于南极老,脸朱浓似舞雩儿。

醺醺曲水馀酲在,又酌流霞劝寿卮。

(0)

闻刘凝远丈病已欣然成诗并怀伯瑞仲文叔骥二首·其一

我行过苕水,公疾卧漳滨。

底处书传雁,如闻药有神。

作诗应更老,比旧想增贫。

坐与江山隔,何缘杖履频。

(0)

秋夜雨.梅

度陇信音谁与寄。肠断江南千里。

深雪前村里,一枝昨夜传芳意。

冷蕊暗香空旖旎,也应是、春来憔悴。风度将谁比。

忆曾插向香罗□。

(0)

九三月丹

有花血嫣红,侈娭大于碗。

五出猩袍裂,万攒金钉满。

数日色弥鲜,不畏风日暖。

山茶越丹辈,马塍丰土产。

殊名几百种,并立色俱赧。

客言名之由,其说邻怪诞。

昔有樵弁山,绝顶路迷返。

见此物尤异,斲置归里闬。

九三橐驼流,厥艺工养豢。

惟以第行称,姓名微考按。

香泥密封箨,接度根暗换。

若古姚魏然,因从九三唤。

从兹入西浙,移根遍名苑。

家家尚此花,买价不论贯。

青油障晓日,朱槛护雕瓒。

微物因人成,感此一喟叹。

忆昔洛阳花,寿安红为冠。

要其所从出,亦自薪槱伴。

伊维花卉流,第以色媚眼。

青青三寸松,养可凌霄汉。

明堂须众木,未易一材办。

工师无遐遗,材满岩崖畔。

(0)

康不领此诗又有许梅谷者仍求再赋长律

浓写花枝淡写梢,鳞皴老干墨微焦。

笔头三踢攒成瓣,珠晕一圆工点椒。

妆缀蜂须拟笑靥,稳拖鼠尾施长条。

尽吹花侧风初急,犹带枝头雪未消。

松竹衬时明掩映,水波浮处见飘飖。

黄昏时候朦胧月,清浅溪山长短桥。

闹里相挨如有意,静中背立似无聊。

笔端的皪明非画,轴上纵横不是描。

顿觉坐来春盎盎,因思行过雨潇潇。

从头总是汤杨法,拚下工夫岂一朝。

(0)

聒龙谣

紫阙苕峣,绀宇邃深,望极绛河清浅。

霜月流天,锁穹隆光满。

水精宫、金锁龙盘,玳瑁帘、玉钩云卷。

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瑶阶迥。

玉签鸣,渐秘省引水,辘轳声转。

鸡人唱晓,促铜壶银箭。

拂晨光、宫柳烟微,荡瑞色、御炉香散。

从宸游,前后争趋,向金銮殿。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