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遣兴五首·其二》
《山中遣兴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烂饮无贤圣,高歌有鬼神。

梵书浑味著,药裹自心亲。

朋友居山少,知闻到市新。

孤舟怯风浪,不出又经旬。

(0)
翻译
纵情豪饮无人能及圣贤,高声歌唱仿佛有鬼神聆听。
研读佛经全身心投入,药包里的知识自己最亲近。
在山中与朋友相处稀少,外界的新消息却时常传来。
独自乘船畏惧风浪,已经多日不敢出航。
注释
烂饮:纵情豪饮。
贤圣:圣贤。
鬼神:仿佛有鬼神。
梵书:佛经。
浑味著:全身心投入。
药裹:药包里的知识。
自心亲:自己最亲近。
朋友:与朋友。
居山:在山中。
少:稀少。
知闻:消息。
市新:外界的新消息。
孤舟:独自乘船。
怯:畏惧。
风浪:风浪。
不出:不敢出航。
经旬:多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烂饮无贤圣,高歌有鬼神"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梵书浑味著,药裹自心亲"则显示出诗人对佛经和道家的修炼之法颇为留意,并且以此作为内心修养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朋友居山少,知闻到市新"透露出诗人对于山中寂寞与世间消息隔绝的感慨,同时也表明他对外界新闻的关注。"孤舟怯风浪,不出又经旬"则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和对外出的一种犹豫不决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中与市间、内心修养与世俗关注的描写,展示了一位隐士式的人物形象。这种生活方式既有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也有孤独寂寞和对外界的渴望。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世界。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少傅赵公斋头烹供虎丘新茗适侯家以紫牡丹至清香艳色应接不遑即席二首·其二

楼头红日近扶桑,乳燕参差入画梁。

雪乳乍分卢处士,天香元属魏平章。

移来上苑非金谷,烹处中泠是玉堂。

莫便清风生两腋,联翩倾国在明光。

(0)

徐明府仁卿招集墅中

面面朱帘霁色流,主人携榻自南州。

三年颍水传新绩,一夕临安话旧游。

舞罢青萍霜照匣,歌回红线月如钩。

衔杯未剧高阳兴,笑杀君卿事五侯。

(0)

暮春游白岳十二首·其十一五老峰

苍然离立尽彭聃,底事乘风下郁蓝。

四皓衣冠犹减一,八公环佩仅馀三。

移来不借匡庐顶,飞去重寻雁宕南。

潦倒青莲头渐白,乍因奇绝驻征骖。

(0)

冬日同喻水部赵观察赵徐章叶郭郑六孝廉赵唐童范四文学游灵洞山房十首.其六.山行观飞来石.山堂之后巨石千尺峭立平地峰峦秀出势欲飞动灵隐之具体而微者

午夜松风袭锦袍,起看孤屿矗林皋。

初疑片石飞灵鹫,忽似三峰驾巨鳌。

仙掌扪时应拆汉,神鞭驱处欲惊涛。

何当一棹西湖上,卧对寒云万尺高。

(0)

题斋中五岳图·其五恒

绛宇琳宫跨绝颠,大荒亭堠正苍然。

悬崖尽压秦城外,峭峡平分汉壁前。

雷电九霄摧裂石,虹霓百道挂飞泉。

狂来欲趁抟鹏翼,倚杖徐看北斗悬。

(0)

夜同裕卿诸子集惟寅宅得中字

一夜心期握手中,吴钩寒色照长空。

新愁紫气重关外,旧宅青山大海东。

摧落世应疑斥鴳,翻飞人岂后冥鸿。

高歌暂向淮王席,千载休论桂树丛。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