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外甥苗武仲》
《寄外甥苗武仲》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放逐今来涨海边,亲情多在凤台前。

且将聚散为闲事,须信华枯是偶然。

蝉噪疏林村倚郭,鸟飞残照水连天。

此中唯欠韩康伯,共对秋风咏数篇。

(0)
注释
放逐:被流放。
亲情:亲人的情感。
凤台: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故乡。
聚散:相聚和分离。
闲事:无关紧要的事情。
华枯:花开和花落,比喻事物的兴衰。
偶然:自然发生的,非人为。
蝉噪:蝉鸣声。
疏林:稀疏的树林。
郭:城墙。
残照:傍晚的阳光。
韩康伯:东晋时期的名士,以才学著称。
共对:一起面对。
秋风:秋天的风。
数篇:几篇文章或诗篇。
翻译
如今被流放到海边,亲人们聚集在凤台前。
暂且把离合看作闲事,要知道花开花落皆是自然。
蝉声嘈杂在稀疏的树林,村庄靠着城郭,夕阳映照下水面连着天边。
这里只缺少像韩康伯那样的人,能一起对着秋风吟诗几篇。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所作,名为《寄外甥苗武仲》。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和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人生聚散时的豁达态度。

首句“放逐今来涨海边”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把自己置于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中。紧接着“亲情多在凤台前”则表明诗人心中的温暖之所在,凤台往往象征着高贵或美好的事物,这里可能是指亲人的居所,或是对亲情的一种赞颂。

第三句“且将聚散为闲事”透露出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豁达心态,将聚会与分别视作寻常之事,不予过多挂怀。而“须信华枯是偶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豁达,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对于世间万象都应持有一种宿命的接受态度。

中间两句“蝉噪疏林村倚郭,鸟飞残照水连天”是对景色的描写,通过蝉鸣和鸟飞的声音,以及夕阳下的水天一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最后两句“此中唯欠韩康伯,共对秋风咏数篇”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文学交流的渴望。其中“韩康伯”可能指的是一位诗人或朋友,而“共对秋风咏数篇”则是在期待与之共同赏析秋天的风景,吟诵几首诗歌,以此寄托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于亲情、友谊以及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聚散时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白云山楼中·其四

不携尊酒上山来,只酌龙泉水一杯。

泉水自清人自酌,不愁心地有尘埃。

(0)

晚游温玉斋官邸亭台·其一

幽境亭虚绿荫,良宵花落青灯。

残月苍苍人去,断云梦寐武陵。

(0)

春閒四首·其四

春阴山馆閒,云静松花老。

玉琴寂不调,清觞为谁倒。

(0)

感物二首·其二

嗟嗟三闾子,不复得怀王。

早以蕙兰误,岂虞萧艾香。

(0)

灵岩晚步

阙涧遮幽树,低云薄断鸿。

月残生白小,天远入青空。

(0)

丙子郧台偶题十绝·其一

燕中车马兴阑干,也恋青山也恋官。

今日真成双举肘,戟门山色四时看。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