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发烟鬟矗万峰,行人指点梵王宫。
鸟飞杳霭苍茫外,人在霏溦空翠中。
螺发烟鬟矗万峰,行人指点梵王宫。
鸟飞杳霭苍茫外,人在霏溦空翠中。
这首元代诗人陈庚的《题师岩卿蒲中八咏(其六)西岩叠巘》描绘了西岩山峰的壮丽景色。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的高耸与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置身其中的行人的渺小感。
首句“螺发烟鬟矗万峰”,以“螺发”和“烟鬟”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形态如同螺纹般的螺旋状,又如同烟雾缭绕的鬟发,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接着,“矗万峰”则直接点明了山峰之多,之高,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
次句“行人指点梵王宫”,通过“行人”的视角,引出了梵王宫这一特定地点,暗示了此地的宗教文化氛围,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第三句“鸟飞杳霭苍茫外”,以“鸟飞”作为动态元素,将视线从山峰拉远至更广阔的天地,通过“杳霭”和“苍茫”这两个词,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使画面更加立体,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最后一句“人在霏溦空翠中”,将“人在”置于整个场景之中,强调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和谐。同时,“霏溦”和“空翠”分别描绘了雨雾和深绿色的山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生机勃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西岩山峰的壮丽景色,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伏暑推不去,秋风来何暮。
深居谢巾帻,适意亲杖屦。
缅怀江湖游,怅望南北路。
旧交已如隔,新知孰成故。
庞公非浪出,东野方废务。
共饯献觞人,我病不得与。
往未瞻乌府,先曾涉杏坛。
予诗廑和答,贻教异暄寒。
名位元相绝,知闻共骇观。
干霄峙松柏,流水会波澜。
应念登门旧,几嗟行路难。
蒸湘方渺渺,淮楚忘曼曼。
既见得良慰,语离还浩叹。
深思尽心曲,直觉欠豪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