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其二》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江海诸州县,新秋捲飓风。

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

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

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

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

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

(0)
注释
江海:指江河海洋。
飓风:强烈的风暴。
楼台:高楼台榭。
燕厦:比喻楼台轻盈如燕巢。
城市:都市。
龙宫:神话中的宫殿,这里形容被水淹没。
舶宝:海外运来的珍宝。
覆:翻覆, 沉没。
亭盐:盐亭, 生产盐的地方。
万灶空:形容盐田一片荒芜。
片瓦:一片瓦砾。
孤篷:孤独的小船。
沙洲:江边或湖边的沙滩。
童:使……光秃。
骨骸:尸骨。
殡:安葬。
尸虫:食尸的昆虫。
翻译
江海各州县,初秋遭遇狂风肆虐。
楼阁像燕子飞过的屋檐,城市仿佛化为龙宫。
无数船只沉没,盐亭空无一物。
连房屋都不剩一片瓦,更别提孤独的小舟。
沙滩彻底清扫,树木连根拔起。
无人收尸,尸体腐败生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可能是台风或洪水带来的破坏。开篇“江海诸州县,新秋捲飓风”便设定了一个宏大而又充满动荡的画面,新秋时节的狂风骤雨给江海沿岸的州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接着,“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展示了灾害带来的毁灭景象,高耸的楼台如同轻盈的燕巢般被风暴卷走,而曾经繁华的都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如同古代传说中的龙宫被摧毁。

“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则描绘了水上交通和盐业的巨大损失,船只如同落叶般翻覆,而曾经堆积如山的食盐也化为乌有。这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丧失,也预示着人民生活的困顿。

“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进一步强调了灾后的荒凉,连一块完整的瓦片都难以寻觅,更不要说还有完好的屋顶可言。这种描写传递出一种绝望和无助的情绪。

“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破坏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连那些原本坚固的沙洲都被完全摧毁,连带着树木全部拔起,这种画面令人想象到那场灾害的无情力量。

最后,“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触目惊心地展现了生命的消逝和死亡的恐怖,遗体无法得到妥善安葬,而是被风暴抛弃在荒野中,甚至开始腐烂生蛆,这是一种对生命尊严最深的践踏。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比鲜明的手法,塑造出了一场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毁灭与死亡,从而反映了作者对这场灾难深切的哀叹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溯春词六章·其六

宿践山难转,重门海共深。

旧恩惟断珥,积泪在疏衾。

短烛云邀梦,高天月照心。

早知成永诀,还寄白头吟。

(0)

息耒院

佛灯荧荧一星挂,庭笋将篁箨初败。

雏僧六七如雀群,抢攘团蒲学膜拜。

柴门松绿篱枳黄,夕照在地人影长。

东风不受海烟气,吹动春岚作麝香。

(0)

沈周秋林策蹇图

阿谁驴背骑,童子担琴随。

似逐京华者,浑嫌道路迟。

烟迷眼中缬,风袅鬓边丝。

所异利名客,便宜赖有诗。

(0)

上元灯词·其一

年年有个上元来,灯月难逢雪色皑。

遮莫紫姑还卜岁,恩膏早是麦根培。

(0)

咏玉韘

牙角徒传古,璆琳复见兹。

虚中离象卦,圆外月盈规。

讵止佩环用,兼成弓矢资。

谁能连命中,差不愧瑰奇。

(0)

游云居寺即景杂咏八首·其一香树林

拈花微笑那传心,般涅槃成离古今。

可惜阇黎多附会,未知大地是香林。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