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仙卜筑,例远尘嚣市。
吟罢古藤阴,下沧洲、琴携绿绮。
白沤波暖,吟侣集江鸥,樵风径,蕙风天,空谷跫然喜。
霜虹钟讯,惯泊枫樯地。
唱到折红梅,满吟壶、楚声能继。
听风听水,卸却素馨帆,五柳侧,四桥边,又办听秋计。
词仙卜筑,例远尘嚣市。
吟罢古藤阴,下沧洲、琴携绿绮。
白沤波暖,吟侣集江鸥,樵风径,蕙风天,空谷跫然喜。
霜虹钟讯,惯泊枫樯地。
唱到折红梅,满吟壶、楚声能继。
听风听水,卸却素馨帆,五柳侧,四桥边,又办听秋计。
这首词以“听枫园”为题,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优美的山水画卷。词人通过“词仙卜筑,例远尘嚣市”的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与自然美景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吟罢古藤阴,下沧洲、琴携绿绮”,词人结束了一段悠长的吟诵,仿佛从历史的长河中归来,步入了宁静的水乡,手中携带着古琴,如同绿绮般珍贵而充满韵味。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词人的雅致情趣,也暗示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白沤波暖,吟侣集江鸥,樵风径,蕙风天,空谷跫然喜”,词人继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白色的海浪在温暖的波涛中轻轻翻滚,一群江鸥聚集在岸边,与他一同吟唱。樵夫的小径上,飘散着清新的蕙草香气,空旷的山谷中传来阵阵欢愉的声音。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境,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霜虹钟讯,惯泊枫樯地”,霜降时节,彩虹般的光影映照在枫树的船泊之地,词人习惯于这样的环境,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词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适应与喜爱。
“唱到折红梅,满吟壶、楚声能继”,词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创作了诗歌,其中包含了对红梅的赞美,以及对楚地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听风听水,卸却素馨帆,五柳侧,四桥边,又办听秋计”,词人沉浸在自然之中,倾听风声、流水声,卸下了繁重的负担,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选择在五柳树旁、四座桥梁之间,规划着未来的听秋计划,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词人追求自由、热爱自然、崇尚隐逸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长芦冲短芦,挽船如挽车。
一缕江摇天,萦带千里馀。
时焉忽断岸,依依见幽居。
试问居者谁,此地家焉如。
居者顾我笑,官何问之愚。
一生宅莽苍,岂觉城市娱。
出户舟为步,入户羹为鱼。
田牧我有时,牛羊与之俱。
但愿粳稻丰,俯仰无所须。
山河总白日,城市仍丘墟。
我兴愧其言,劳生叹囚拘。
因笑永民鼠,人大长狙狙。
岳后湘灵,曾孕个、擎天人物。
临古岘、纶巾羽扇,笑驱胡羯。
护塞十年高叔子,出师一表侪诸葛。
有孤忠、分付与佳儿,真衣钵。刘家骥,驰空阔。
薛家凤,飞横绝。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
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
待安排、江汉一篇诗,归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