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谁与掷樗蒲,自倚危阑到日晡。
愁里漏声迟欲咽,自倾新水入金壶。
对花谁与掷樗蒲,自倚危阑到日晡。
愁里漏声迟欲咽,自倾新水入金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的孤独与愁思。首句“对花谁与掷樗蒲”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女子独处时的寂寞,她对着花朵,却无人与之游戏,暗示了她的生活缺乏乐趣和陪伴。接着,“自倚危阑到日晡”描述了女子独自站在高高的栏杆旁,直到傍晚,时间的流逝与她的孤独相伴。
“愁里漏声迟欲咽”一句,通过描写时间的缓慢流逝,进一步强化了女子内心的愁绪。漏声,古代计时的器具,其滴答声在这里被形容为“迟欲咽”,形象地表现了时间仿佛凝固,让人心生压抑和无奈。最后,“自倾新水入金壶”则展现了女子自我排遣的方式,她亲自倒水,或许是在饮茶或是饮酒,以此来缓解心中的愁闷,但这种自我慰藉似乎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更添了几分凄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孤独的深刻体验,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我裾未洗闽山土,君驾柴车过茅宇。
相从仅作一夕留,冒雨冲风何自苦。
如君人才岂终滞,瑚琏要为清庙器。
宜黄玉山俱作客,近湜何殊远居易。
我贫不得为君谋,恐君远适关我忧。
作诗寄示三径蒋,并简平生顾曲周。
负笈初忘道阻长,求船翻为岁奔忙。
一尊故惜时重与,四海当知别未尝。
渭北江东无异辙,太虚明月本同光。
属公忽讳经为别,遣客仍知醉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