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振衣千仞为礼部汤显祖题》
《振衣千仞为礼部汤显祖题》全文
明 / 李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翩翩旌旆壮游观,寄迹朱明臈意寒。

人在半空鸣玉佩,日从疏木照玄冠。

铁桥风过泉初急,丹灶霞深石未乾。

忽问英州唐别驾,伫看驱轸上长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行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景象与感受。首句“翩翩旌旆壮游观”便已勾勒出行旅队伍的壮观场面,旌旗飘扬,游人欢腾,展现出一种豪迈与壮阔的氛围。接着,“寄迹朱明臈意寒”一句则巧妙地将时间与地点融合,既点明了季节(朱明,即夏末秋初),又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人在半空鸣玉佩,日从疏木照玄冠”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人在高空中行走,仿佛能听到玉佩的清脆声响;太阳从稀疏的树木间照射下来,映照在玄色的帽子上,光影交错,美不胜收。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生的追求与境界。

“铁桥风过泉初急,丹灶霞深石未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意境。铁桥在风中摇曳,泉水因风而急,丹灶上的霞光深邃,石头还未完全干燥,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这里也暗含着对修行与追求的比喻,铁桥、丹灶等元素象征着修炼之路,风、水、霞、石则代表了旅途中的各种考验与变化。

最后,“忽问英州唐别驾,伫看驱轸上长安”两句,以一个询问和期待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似乎在向远方的朋友或同行者发问,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够一同前往长安,实现更高的理想与抱负。这一问一答之间,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渐
朝代:明

李渐,字鸿伯,号腾宇。宝安(今深圳市)人。明神宗万历间例赠武略骑尉。清罗嘉蓉《宝安诗正续集》卷一有传。
猜你喜欢

蓉湖春泛

小金山寺露芸窗,隐约花枝照画艭。

湖上鸳鸯三十六,夕阳影里尽成双。

(0)

鹧鸪天.忆别

菡萏香残荔子红。榕阴绿覆小池东。

昨夜梦回江水上,今朝身在画屏中。

人忆别,意无穷。那时分手忒匆匆。

蟀声断续垂杨路,千里关山皓月同。

(0)

读云川阁集怀半楼夫子

词坛老伯浣花仙,来往城南续旧缘。

负笈十年从组训,瓣香一线得师传。

溯洄秋水齐前哲,嘘拂春风引后贤。

顾五村居刘二病,陆游相对念菰川。

(0)

澹宁馆

高阁何清幽,湖光在檐角。

萧萧叶响阶,俯视千尺竹。

闲云出湖边,一半抱山足。

碎石落空树,树包石为腹。

时闻落子声,巉峰作棋局。

长啸临碧空,斜阳去何速。

(0)

石门月夜

秋宵拄杖邑石门,萦回石路盘云根。

荒林败叶斗秋雨,苍烟界破青天痕。

双扉云封不得入,山月欲落愁时魂。

银河泻地霜满天,金飙吹空峰入云。

寒藤半枯瘦蛟舞,老松倒挂苍虬分。

仙人招我碧山住,乘风翔谒云中君。

(0)

登龙光塔

嵯峨望弥上,面削午影圆。

四角撑晴空,绝蹬凝青烟。

有时吐光怪,飞鸟不敢前。

摄衣上层梯,足底云雾穿。

绝顶一以眺,吴会正茫然。

五湖烟景阔,诸山何连绵。

白云滃然来,荡胸洗尘缘。

铃声乱鸟语,松涛惊鹤眠。

清景难尽摩,飘飘欲登仙。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