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闾先自僻,农圃近相安。
不树千株橘,犹滋九畹兰。
放歌山荅响,得酒月留欢。
就枕夜方寂,空斋闻远滩。
林闾先自僻,农圃近相安。
不树千株橘,犹滋九畹兰。
放歌山荅响,得酒月留欢。
就枕夜方寂,空斋闻远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自家园林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林闾先自僻,农圃近相安”,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林间小路远离尘嚣,农圃之旁也显得格外安宁,营造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隐逸氛围。
颔联“不树千株橘,犹滋九畹兰”,进一步描述了园中植物的种类与布局。虽未植满千株橘树,但兰花依然繁茂生长,象征着虽物质条件有限,精神世界却能自得其乐,追求高雅与纯净。
颈联“放歌山荅响,得酒月留欢”,展现了诗人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放声歌唱,山间的回音悠扬;饮酒赏月,月光似乎也与人同享欢乐。这一联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情景。
尾联“就枕夜方寂,空斋闻远滩”,则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远方水声的陪伴。诗人入睡前,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江滩传来的声音,为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远方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追求。
程子音书岁月赊,几年泉下始咨嗟。
孤忠曾奏三千牍,绝艺宁论十四家。
白发父号无泪绝,青箱儿恨有尘遮。
人生到此成何事,第二碑成亦漫誇。
夫子声名大,凄凉三十年。
晚交弥好易,夙志自覃玄。
泰华冰霜洁,江湖鸿雁边。
别期不相假,吾道信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