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姥山》
《姥山》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

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ǎoshān
táng / luóyǐn

líntángmiàoshénxiānxiùhuǎnghuāróngyǎnrán

wèizhúcháoyúnláiyīnsuíguītiān

méifēnchūyuèzhōngjiànxiāngsànfēngzhúshàngyān

jièwènrénshěnshuǐshìjīngqínhànqiānnián

注释
临塘:靠近池塘的地方。
绣幌:绣制的帷幔,代指神仙的居所。
朝云:早晨的云彩,象征神仙的出没。
暮雨:傍晚的雨,暗示神仙留恋人间。
湖中鉴:湖面如镜,比喻神仙的容貌清秀。
沈水事:可能是指沉香木的传说,与神仙相关。
秦汉:中国古代的两个朝代,用来表示时间久远。
翻译
临塘边的老庙里住着一位神仙,绣帘后的容貌端庄美丽。
她为了追逐早晨的云彩来到这里,傍晚的雨让她不愿返回天庭。
她的眉毛像初升的月亮倒映在湖水中,身上的香气随风飘散在竹林的烟雾中。
询问当地的人们,关于沉水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从秦汉时期开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的形象和其生活的宁静与超脱。"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设定了场景,一个古老的庙宇中,一位仙人居住,其面容如同绣幌(一种精美的织物)般光彩。仙人的到来和离开皆与自然界相契合,"为逐朝云来此地, 因随暮雨不归天" 表现了仙人自由自在,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则描写了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其眉目如同初升的月亮般清澈,倒映在湖面之上;而其身上的香气随着微风散发,在竹林中形成一缕缕的烟雾。

最后两句 "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则透露出仙人超越世俗时间观念的神秘色彩。通过询问村民关于古代沉没在水中的遗迹,仙人表明了对历史长河中事件的淡然态度,这些事件早已远去,跨越了秦汉乃至更久远的年代。

整首诗通过对仙人的描写,以及其与自然界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挽彭玉麟联

再见难期,谁知哭别冬江,竟成永诀;

定评何在,赢得讴思万户,足表孤忠。

(0)

宁寿宫灯联

南面久仔肩,求衣问夜,秉烛待章,福用敷之次五极;

前盟果如意,鸟篆镌琼,鸿文刻玉,古惟稀矣四三皇。

(0)

挽杨仲愈联

早结下三生香火缘,同是谪天来,谁知风流文采,陶写中年,缚茧为人丝竟尽;

代销了一篇诗酒债,可怜挥手别,依旧富贵神仙,蹉跎两误,系铃倩我解何从。

(0)

集句联

姿兼申甫;德侔产奇。

(0)

自题联

伤心三字莫须有;回首一官归去来。

(0)

挽张百熙联

自愧南容逢有道,却四科未与,深负春风,江汉别经年,白马悲鸣随万絮;

今之北斗属斯人,竟一病难兴,空伤华屋,长沙星本寿,红羊谶语厄三公。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