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山称福地,郡乘托高名。
无意居宸极,何心来楚荆。
林深青嶂合,坛迥白云横。
民化应成俗,今犹少宦情。
枉山称福地,郡乘托高名。
无意居宸极,何心来楚荆。
林深青嶂合,坛迥白云横。
民化应成俗,今犹少宦情。
这首诗描绘了善卷古坛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首句“枉山称福地”以“枉山”为背景,点出此地的特殊地位,仿佛是人间的仙境。接着“郡乘托高名”进一步强调了善卷古坛在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其名声高远,如同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无意居宸极,何心来楚荆”两句则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似乎在说那些不求帝王之位,却愿意来到偏远之地传播智慧与道德的人们,他们的精神超越了权力的束缚,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对民众福祉的关怀。
“林深青嶂合,坛迥白云横”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深邃的森林与连绵的青山融为一体,古老的祭坛上空飘荡着白云,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最后,“民化应成俗,今犹少宦情”揭示了善卷古坛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习俗,还使得这里的人们较少受到官场欲望的困扰,保持了淳朴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善卷古坛的历史价值与文化魅力,同时也传达了对古代圣贤精神的崇敬与向往。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螮蝀,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
合欢叶堕梧桐秋,鸳鸯背飞水分流。
少年使我忽相弃,雌号雄鸣夜悠悠。
夜长月没虫切切,冷风入房灯焰灭。
若知中路各西东,彼此不忘同心结。
收取头边蛟龙枕,留著箱中双雉裳。
我今焚却旧房物,免使他人登尔床。
我是北人长北望,每嗟南雁更南飞。
君今又作岭南别,南雁北归君未归。
洞主参承惊豸角,岛夷安集慕霜威。
黄家贼用镩刀利,白水郎行旱地稀。
蜃吐朝光楼隐隐,鳌吹细浪雨霏霏。
毒龙蜕骨轰雷鼓,野象埋牙斸石矶。
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
桄榔面碜槟榔涩,海气常昏海日微。
蛟老变为妖妇女,舶来多卖假珠玑。
此中无限相忧事,请为殷勤事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