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0)
注释
二毛人:黑白头发兼杂的老年人。
十八滩:在赣江险处,惶恐滩即其中之一。
孤臣:失势无援之臣。
帆腹:帆受风,鼓起像肚腹,故称“帆胰”。
石鳞,像鱼鳞一样的石头。
知津:《论语·微子》:“使予路间津焉。
”问津,夸义为询问渡口,后人常借用作请求指点。
这里“问津’即识途,语意双关。
翻译
从七千里外贬谪来的毛发斑白之人,如一叶孤舟在险恶的十八滩头飘零。
思念故乡山水使我忧思成梦,地名叫惶恐滩更让我忧伤。
长帆受风,如大腹鼓起,雨水暴涨,不见了水流石上的波纹。
我应当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我一生经历的风浪实在太多太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次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自己孤独无助的情形。"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留恋和对险恶之地命名时的心情。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环境和船只在风雨中前行的情景。"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表达了诗人对官方职务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某种感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切体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卧松轩为勾漏山人作

苍虬连蜷护书幕,日夜奔涛吼岩壑。

碧窗幽径净无埃,洞口烟霞春寂寞。

中有一人人中仙,峨冠野服何翩翩。

手持黄庭入勾漏,一卧松深三十年。

苍苔为菌石为枕,偃仰看书忘餐饮。

万事不到心上来,一生惯向云间寝。

有琴横几酒盈觞,怡然相对傲羲皇。

有时沉醉不得起,零落满身金粉香。

碧鲜寒多云影薄,露滴松梢月将落。

梦回酒醒谁为俦,只有巢间两栖鹤。

自怜我本林下人,偶因为客堕黄尘。

今朝展图长太息,何时拂枕来为邻。

(0)

送人之京

西风扫云天似洗,红日初升沧海底。

吴歈楚舞满船头,相送行人渡江水。

江水东流燕北飞,行人此别意何之。

不辞八月云阳路,独携琴剑朝京师。

京师自古繁华地,佳气葱葱五云际。

长安大道接天衢,千步回廊连主第。

银鞍绣毂拥香尘,蝉鬓蛾眉日日新。

几处青楼相对起,一群娇鸟共争春。

春光浩浩花如锦,莺啭雕窗妓犹寝。

云间直卖待帆归,白下长干烧烛饮。

忆昨少年豪兴多,北堂南陌遍经过。

云间陆玘誇词赋,卢家莫愁新按歌。

闻卿亦是曾游客,到处春风总行迹。

今朝应荐上天官,无复追欢似畴昔。

(0)

鸳鸯

鸠逐妇何苦,鸳鸯独可怜。

池塘风雨夜,犹并一双眠。

(0)

梅花集句四首·其一

竹外松边一两稍,迥临村落傍溪桥。

堪将乱蕊添云肆,苦被芳风透绮寮。

春事顿随花片薄,清吟半逐梦魂销。

却思前载孤山下,踏雪相寻岂惮遥。

(0)

舟行即景

红帘小艇稳如车,寒水娟娟浸白沙。

汀畔数鸥闲不起,见人飞去入芦花。

(0)

五言今体诗二十五首·其二

五亩阅耕罢,童丁力更饶。

谷暄分虎茨,溪暖种鱼苗。

梅岸一村雨,芹泥三尺潮。

往来乘小艇,因断竹西桥。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