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高是处尽乌啼。柳外烟同翠眼迷。
流水落花春寂寂,浮家一槛近前溪。
溪前近槛一家浮。寂寂春花落水流。
迷眼翠同烟外柳,啼乌尽处是高楼。
楼高是处尽乌啼。柳外烟同翠眼迷。
流水落花春寂寂,浮家一槛近前溪。
溪前近槛一家浮。寂寂春花落水流。
迷眼翠同烟外柳,啼乌尽处是高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春日景象。首句“楼高是处尽乌啼”以高楼和乌鸦的啼声形成对比,暗示了夜晚的降临或清晨的寂静。次句“柳外烟同翠眼迷”,通过柳树与朦胧烟雾的交融,以及“翠眼迷”这一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春天景色的迷人和诗人内心的迷惘。
第三句“流水落花春寂寂”,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寂静,流水与落花的结合,既描绘了自然的变迁,也寓含了时光流逝的感伤。最后一句“浮家一槛近前溪”,写出了诗人居所临近溪流的环境,暗示了他或许在享受孤独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或春晨的景色,通过动静结合、视听并举的手法,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寂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毛奇龄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往往情感深沉,此诗也不例外。
卫尉余乐广,昔尝侍蓬莱。
暮年乃去国,持节此徘徊。
时登清音亭,遥见江西来。
悽然载酒地,复送江东回。
崔嵬苍龙阙,白首所仰怀。
宅相实在傍,敬起酌公杯。
公诗不敢忘,永藏十琼瑰。
我惭卫叔宝,继领外行台。
每望凌云山,尚想盖世才。
遗声落岩壑,松风有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