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亭去已远,来上虎头岩。
滩急水移棹,山回风满帆。
石梯迎雨滑,沙井落潮咸。
何以慰行旅,如公书一缄。
樟亭去已远,来上虎头岩。
滩急水移棹,山回风满帆。
石梯迎雨滑,沙井落潮咸。
何以慰行旅,如公书一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风光中的旅行情景,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朋友书信的慰藉之情。开篇“樟亭去已远,来上虎头岩”两句,设置了诗人的行踪,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即虎头岩,给人一种空间上的转换和深入。
接着,“滩急水移棹,山回风满帆”写出了急流冲刷舟楫,山势蜿蜒引起的强劲山风鼓满船帆的壮观。这些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示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勇敢与激情。
“石梯迎雨滑,沙井落潮咸”两句,则转换了画面,从动态的急流、风帆到静态的石梯和沙井,表现出自然景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石梯因雨而变得滑溜,而沙井则随着潮汐的变化而带上咸味。
最后,“何以慰行旅,如公书一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书信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的交织,诗人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和关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