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登临六合宽,不知浩荡几何关。
云间画栋疑无地,槛外长江更有山。
鸣世才华千古在,逼人星斗九天寒。
凭栏欲语兴亡事,仰止忠祠鼻已酸。
此日登临六合宽,不知浩荡几何关。
云间画栋疑无地,槛外长江更有山。
鸣世才华千古在,逼人星斗九天寒。
凭栏欲语兴亡事,仰止忠祠鼻已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的《登滕王阁》。诗中描绘了作者登临滕王阁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忠臣祠堂的敬仰之情。
首联“此日登临六合宽,不知浩荡几何关”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表达了作者站在滕王阁上,俯瞰广阔天地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复杂。
颔联“云间画栋疑无地,槛外长江更有山”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滕王阁的高耸与周围环境的辽阔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画栋与长江、山峦的结合,不仅描绘了滕王阁的壮观景象,也暗含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颈联“鸣世才华千古在,逼人星斗九天寒”转而抒发对历史人物才华的追忆与敬仰。这里的“鸣世才华”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物,他们的精神与才华仿佛仍在世间回响,令人敬佩。同时,“逼人星斗九天寒”则通过星辰的寒冷与遥远,象征着这些人物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却如同星辰般永恒,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尾联“凭栏欲语兴亡事,仰止忠祠鼻已酸”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作者站在滕王阁上,面对历史的兴衰更替,心中涌起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与敬仰,甚至有些许哀伤。尤其是“仰止忠祠鼻已酸”,直接表达了对忠臣祠堂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深感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忠诚精神的崇高赞美。
昨日之日嗟可忧,群山积雨漫溪流。
行人两两相负过,虽有桥梁如拍浮。
南归童仆皆贾勇,阔步岂顾川无舟。
狂澜更与人争力,一跌性命甘长休。
乘险徼幸乃无患,作客如此真何求。
今日之日却优游,青天挂幕阴霾收。
朝阳透射鸟乌乐,宿潦平帖蛟龙愁。
新花芳草色鲜莹,时而殷红垂石榴。
风景清旷亦可嘉,旅衣酸寒马足羞。
冈原渐高沮洳少,此行应快无迟留。
秉兴登兹亭,朱槛临曲洲。
俯仰一寓目,高风振衣裘。
新阳力尚微,冰雪浩未收。
出没林间翮,飞鸣各有求。
缅彼北山岑,翛翛云气游。
闻有两高士,茹芝卧岩幽。
长离在青冥,燕雀安得谋。
伊子世味薄,坐感岁且流。
愿言从之子,相与物外游。
扁舟溯南江,群山渐秀发。
遥瞻九华峰,点点出天末。
迤逦见雄奇,平地犀尖拔。
夕阳凝紫烟,仙簪聚鸦发。
又疑碧莲花,倒插黄金阙。
想像终未工,灵襟谩超越。
矧彼山中人,了与尘事绝。
采秀既忘年,道授飞仙说。
世间名任高,物外缘皆灭。
百忧眷薄禄,我辈志已屑。
趋荣羞捷途,就卑老刚节。
雅知名山乐,勇往胡未决。
此兴待君论,青衫可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