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易水,北风凉。
昔为战国今虞黄,簪缨万里总文章。
总文章,边尘起。烈士悲秋风,壮心犹未已。
谁知己,为君死。
涉易水,北风凉。
昔为战国今虞黄,簪缨万里总文章。
总文章,边尘起。烈士悲秋风,壮心犹未已。
谁知己,为君死。
此诗《易水歌》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描绘了易水边的凄凉景象,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感慨。
“涉易水,北风凉。”开篇即以“涉”字点出行进的动作,易水边的北风带来一股凉意,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昔为战国今虞黄”,将时间跨度拉长,从战国时期跨越至今日,暗示历史的变迁与沧桑。紧接着,“簪缨万里总文章”,赞美了文人士大夫的才华横溢,他们的文章如同繁星般遍布万里,彰显了知识与文化的广博。
“总文章,边尘起。”文章虽多,但边境的烽烟却未曾停息,战争的硝烟与和平的笔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时代的复杂性。接下来,“烈士悲秋风,壮心犹未已。”通过烈士在秋风中悲叹,表达了他们虽身处乱世,但壮志未减,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最后,“谁知己,为君死。”这句话道出了英雄们的孤独与牺牲,他们或许无人理解,但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献出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易水边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瀛海之东,桃都之山。有木相扶,蔚乎盘盘。
金鸡既鸣,日观斯出。鸿濛之枝,其赫有奕。
乃浴于海,遂升于天。苍苍凉凉,维气之先。
君子钟之,刚健其德。匪维刚健,抑又温克。
穆穆暾暾,冬夏一致。彼昼而亲,爱畏或二。
我亲其朝,有爱无畏。君子作牧,召父杜母。
宁宽以扰,无猛而势。韶石之上,舜峰之下。
湛湛露晞,皇华被野。嵎夷之宅,旸谷之宾。
成岁定时,羲和纪勋。宁独韶阳,史君遗爱。
式遄其归,光于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