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湍浩溔连溟渤,宵昼潮头卷沙出。
中秋三日日欲西,一岁之潮盛今日。
雪山横亘截江来,巨浪翻空生倏忽。
吴儿当此誇善泅,执炬扬旗徐出没。
旁观奚止动精爽,壮士为之犹股慄。
由来习俗竞兹辰,士女欣然勇相率。
纷纷毕集绕长堤,翠盖成阴何栉密。
邦侯乐众为开筵,歌管凌虚遏云物。
玉堂钜公临右席,宾主交辉映簪绂。
注目应同济川念,赏心仍寓和民术。
区区下客久不逢,二纪光阴容易失。
幸陪高会还旧观,聊解叹嗟挥老笔。
浙湍浩溔连溟渤,宵昼潮头卷沙出。
中秋三日日欲西,一岁之潮盛今日。
雪山横亘截江来,巨浪翻空生倏忽。
吴儿当此誇善泅,执炬扬旗徐出没。
旁观奚止动精爽,壮士为之犹股慄。
由来习俗竞兹辰,士女欣然勇相率。
纷纷毕集绕长堤,翠盖成阴何栉密。
邦侯乐众为开筵,歌管凌虚遏云物。
玉堂钜公临右席,宾主交辉映簪绂。
注目应同济川念,赏心仍寓和民术。
区区下客久不逢,二纪光阴容易失。
幸陪高会还旧观,聊解叹嗟挥老笔。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杭州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以及当地人民在这一天的庆祝活动。诗人韦骧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潮水的浩瀚与力量,以及人们面对自然奇观时的敬畏与喜悦。
诗中首先描述了潮水的汹涌澎湃,从大海而来,昼夜不息地冲击着沙滩。特别提到了中秋节后的第三天,潮水最为壮观。接着,诗人描绘了潮水如雪山般横亘江面,瞬间巨浪翻腾的景象,令人震撼。在这样的场景下,当地的水手们展示他们的游泳技巧,手持火炬,旗帜飘扬,在潮水中若隐若现。
旁观者无不被这壮丽的景象所吸引,甚至壮士也为之动容。诗中提到,这一天是当地的传统节日,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纷纷聚集在江边的长堤上,形成一片热闹的景象。妇女们撑起翠绿的伞,遮阳避雨,场面井然有序,如同整齐排列的树木。
地方官员也参与其中,设宴款待宾客,音乐与歌声在空中回荡,仿佛能阻止云彩移动。宴会的座次安排体现了尊卑有序,文官与武将、士人与百姓相互辉映,彰显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诗人最后感慨自己久未有机会亲历如此盛况,感叹时间的流逝。但能够再次见证这一传统节日,他感到十分荣幸,并决定拿起笔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表达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青山画出天台障,溪流宛是桃源漾。
一庵深著翠微间,高阁更搴云气上。
道人于此几经春,七闰不作黄杨屯。
孤标如松自磊砢,爽气映竹长清真。
炉中寒灰与心寂,世味只今馀好客。
横潭一笑得烹鲜,通道三杯酬蜡屐。
愿君勿羡飞升天,亦莫面壁沉幽禅。
问云何心不出岫,归与吾党相周旋。
圣道原来不易穷,君今何处觅同风。
唐虞世远精神在,邹鲁人归事业崇。
德性未尊须强学,道心才胜即收功。
他时杯酒论暌阔,应有微言激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