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泛舟新塘》
《月夜泛舟新塘》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溪上清风柳万重,绿烟无路月朦胧。

船头忽逐回塘转,一水迢迢却向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fànzhōuxīntáng
sòng / fànchéng

shàngqīngfēngliǔwànzhòng绿yānyuèménglóng

chuántóuzhúhuítángzhuǎnshuǐtiáotiáoquèxiàngdōng

注释
溪上:河边。
清风:微风。
柳万重:成千上万的柳树。
绿烟:绿色的雾气。
月朦胧:月色朦胧。
船头:船的前端。
忽逐:忽然跟随。
回塘:弯曲的池塘或小河。
转:转向。
一水:一片水面。
迢迢:遥远的样子。
却向东:反而向东流去。
翻译
溪边清风轻轻吹过,千万棵柳树婆娑摇曳,
绿色的雾气弥漫,月光朦胧如梦。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范成大在月夜泛舟新塘的情景。首句"溪上清风柳万重",通过"清风"和"柳万重",展现出夜晚溪边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微风吹过,千万株柳树轻摇曳,仿佛被月光染上了绿色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氛围。

"绿烟无路月朦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绿烟"形容柳树随风摇曳形成的如烟似雾的景象,"月朦胧"则描绘了月光透过柳叶的婆娑,使得月色变得模糊不清,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船头忽逐回塘转",诗人乘船顺流而下,忽然船只随着溪流的回转而转向,这一动态画面富有动感,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随和与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一水迢迢却向东"点明了舟行的方向,"迢迢"形容水流之长,"却向东"则揭示了河流最终流向东方,暗含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旅程的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泛舟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次韵叶内翰游西余山用袁奉议韵

平子愧明略,长卿真倦游。

笭箵傥可佩,瑶玉岂复舟。

旧闻西余老,猖狂白蘋洲。

毫端宝刹见,尘起大地收。

奋迅师子王,蚓蛙视蛟虬。

向来大涤翁,晚节万户侯。

襄阳一转语,富贵真云浮。

此道久已微,珷玞混琳球。

念昔过苕霅,寻溪亦经丘。

同游今安在,十载一瞬眸。

几欲挂长剑,刻舟笑延州。

焉知瓮中人,寂默无春秋。

香炉着古庙,一念万劫休。

安得五亩园,良苗接平畴。

脱身饥寒外,结友高胜流。

二边无馀习,六贼可尽刘。

谁能使危肠,一日一万周。

须公谢三旌,故事追羊求。

青鞋一幅巾,往来山之幽。

且复载明月,深潭戏垂钩。

(0)

写怀

宇宙一火宅,我身寓其间。

灵台真逆旅,忧喜更往还。

其来不可却,倏去不可攀。

冥然闭六凿,暂使逆旅闲。

中虚本无住,夜半移舟山。

身随事物化,鬓与寒暑斑。

奈此业累深,始知定力悭。

况兹尘沫聚,岂比金石顽。

顾影忽自笑,吾心定何颜。

(0)

借居毗陵东门四首·其三

猗猗隔河树,羃羃缘阶草。

时当长养候,颜色岂不好。

萌芒忽柯叶,茂大旋枯槁。

滔滔不自知,但见壮而老。

人生亦草木,万化迭侵扰。

朱颜日夜变,素抱岂自保。

(0)

读神仙传六首·其四

莫作龙眉山头客,三百年不得作直。

故应未办作李公,投身百斛旨酒中。

鼓琴先生有怒色,有爱终当为物役。

江都王勿预人事,裸虫膏血使谁从汝索。

(0)

和田南仲梅

寿阳妆额太矜持,不待宫貂赐口脂。

惜妙风姿令雪妒,定真消息有春知。

试看呵手攀条处,何似成阴着子时。

莫遣王孙三弄绝,早寻疏影对江湄。

(0)

游鹿苑寺山

喜策寻春杖,登高不待扶。

蚁寒穿柳影,蜂暖饱花须。

把酒怜樱笋,临流忆鳜鱼。

他时公事了,方有醉工夫。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