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亭上醉流杯,千朵莲花一树梅。
金炬依然霜不管,琼琚犹待雪相催。
凌波仙子欣无恙,姑射真人唤不来。
风景则同怀抱异,倚栏欲去更徘徊。
向来亭上醉流杯,千朵莲花一树梅。
金炬依然霜不管,琼琚犹待雪相催。
凌波仙子欣无恙,姑射真人唤不来。
风景则同怀抱异,倚栏欲去更徘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题荆门蒙泉》,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
“向来亭上醉流杯,千朵莲花一树梅。”开篇两句,诗人设身处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亭子之中,亭中有酒,流淌成溪。这里的“醉流杯”生动形象,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而“千朵莲花一树梅”则描绘了周遭的自然美景,莲花与梅树交织,既映衬出亭子的清雅,也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淡定。
“金炬依然霜不管,琼琚犹待雪相催。”接下来的两句,以“金炬”比喻太阳,“霜”指早晨的露水或薄冰,表明即使阳光普照,也不能融化这轻微的寒气。接着是“琼琚”,形容冰块清澈,这里用以表达天冷异常。而“犹待雪相催”则透露出诗人对更深冬意境的期待,或许是想要体验到更加彻骨的寒冷,感受到大自然的严酷与纯粹。
“凌波仙子欣无恙,姑射真人唤不来。”在这里,“凌波”意味着渡水而行,而“仙子”则是对那位能够轻松穿越波涛、不为世俗所动的高洁之人的称呼。诗中说这位仙子“欣无恙”,表现了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而“姑射真人唤不来”则是在表达,对于那位隐居山林,不愿意被打扰的真人,即使呼唤也无法将他召回。
“风景则同怀抱异,倚栏欲去更徘徊。”最后两句,“风景则同”意味着尽管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似,但诗人心中的感受却是独一无二的。这里的“怀抱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而“倚栏欲去更徘徊”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美好的风景时,虽然有离开的打算,但又不忍心离去,反而更加沉迷于此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层探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心灵之境界的独特感悟。
地迥意森爽,秋水潆复流。
万柏夹修径,古松枝相樛。
寺门窈且深,台殿若云浮。
布席列笙歌,同心日遨游。
有时狎麋鹿,忽尔侣群鸥。
心旷境殊豁,山深吾可留。
不识簪缨贵,岂复茅茨羞。
山谷宜有灵,宾友此倡酬。
坐阅寒桂影,出门无所求。
多病欲无言,凄风感心曲。
十年侍明光,群书校天禄。
冠佩含春风,翱翔总鸾鹄。
素饱愧未湔,拾遗梦空触。
岂期挥翰手,欲展扶黎足。
竹简经蠹穿,胸襟被尘梏。
虽云日偃仰,亦复成局促。
非不思古人,知荣守其辱。
雅志良难酬,叹息声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