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四首·其三》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四首·其三》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故游经绣陌,初地入松扉。

可那看花伴,年年渐觉稀。

一钟收宿雨,双树带余晖。

若问龙池劫,谁能不醉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参加庚子岁海印寺的同年会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句“故游经绣陌”,诗人回忆起往昔在绣花小径上漫步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着,“初地入松扉”一句,暗示着这次聚会的地点,松木门扉映衬出一种庄重而清新的氛围。

“可那看花伴,年年渐觉稀”,诗人感叹于岁月流逝,曾经一同赏花的朋友越来越少,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情。

下半部分,“一钟收宿雨,双树带余晖”描绘了聚会时的自然环境,雨后的宁静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当下聚会场景的珍惜。

最后,“若问龙池劫,谁能不醉归”一句,以龙池劫为喻,表达了聚会的欢乐与满足感。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人们也能在这样的欢聚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让人不禁沉浸其中,不愿离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当下聚会的珍惜与满足,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孝经诗二章

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恶于人。

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备矣,以临其民。

以孝事君,不离令名。进思尽忠,义则不争。

匡救其恶,灾害不生。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0)

艳歌行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

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

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

问女居安在,堂在城南居。

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

使君自南来,驷马立踟蹰。

遣吏谢贤女,岂可同行车。

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

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

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

(0)

鬓云松

鬓云松,香梦醒。红靠阑干,愁瘦春人影。

漠漠苍烟松叶冷。待鹤归巢,小立瑶阶暝。

翠苔衣,青石径。仙袂泠泠,暗里芳犀警。

林下风高谁得并。啼鸟无声,花落空山静。

(0)

残岁即事·其六

手提金箸拨炉红,暗教恩私一岁中。

首忆惊心试灯夜,一声轻嗽画屏东。

(0)

满江红

覆雨翻云,纷纷轻薄何须说。

眼见儿曹富贵,灰消烟灭。

百事有隆还有替,一毫无玷原无缺。

把浊醪、粗饭任吾年,看豪杰。也莫羡,炎如热。

也莫笑,凉如雪。自扫雀罗门巷,世情都隔。

借问东华尘与土,何如南浦风和月。

报山涛、不用问嵇康,交情绝。

(0)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十卧钟

霜打土花断纽红,楼头僧去万缘空。

啼乌废寺愁眠夜,白鹤归舟幻梦中。

不寐况当三月暮,大声曾答万山风。

景阳坠后天明失,梳洗何人管六宫。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