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冥濛,山烟暮、鸟归日落。
凭阑处、眼空宇宙,心游碧落。
古往今来天地里,人间那有扬州鹤。
幸而今、天付与青山,甘寥寞。好花木,多岩壑。
得萧散,耐淡泊。把他人比并,我还不错。
一曲瑶琴知此意,从前心事都忘却。
况新秋、不饮更何时,何时乐。
树色冥濛,山烟暮、鸟归日落。
凭阑处、眼空宇宙,心游碧落。
古往今来天地里,人间那有扬州鹤。
幸而今、天付与青山,甘寥寞。好花木,多岩壑。
得萧散,耐淡泊。把他人比并,我还不错。
一曲瑶琴知此意,从前心事都忘却。
况新秋、不饮更何时,何时乐。
这首《满江红·听陈元举琴》是宋代道士葛长庚的作品,以自然景色和琴声为引,抒发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开篇描绘了一幅傍晚山景图,"树色冥濛,山烟暮、鸟归日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词人倚栏远望,感叹宇宙之大,内心却悠然神游于碧空之上,流露出对自由无拘的向往。
接着,词人借"古往今来天地里,人间那有扬州鹤"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认为在历史长河中,个人如过客般微不足道,唯有大自然的青山依旧,他甘愿选择孤独与清静。"好花木,多岩壑"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而"萧散"与"淡泊"则揭示了词人的生活态度和心境。
在琴声的引导下,词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共鸣,"一曲瑶琴知此意,从前心事都忘却",表明音乐能洗涤心灵,让他忘却过往的烦恼。最后,他以新秋的到来为背景,表达出对及时行乐的渴望,"况新秋、不饮更何时,何时乐",体现出词人豁达的生活哲学。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怀和对音乐的感悟,展现了葛长庚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享受。
明诏初登士,贤良起朔南。
太丘虽楚士,厥贡逐吴柑。
昆玉连城重,骊珠赤手探。
桂扳仙窟一,浪击禹门三。
突阵神初王,冲围战始酣。
摛文陈礼乐,射策黜奸贪。
归日逢重九,高朋喜盍簪。
黄花映朱寔,紫蟹间银蚶。
酒泻杯中绿,风生席上谈。
明年京国路,春水染袍蓝。
缪家郎,目烂岩电光,金线衣蟠柳色黄,紫荷囊佩玉钩长。
暮朝读书不下堂,宛若丹山雏凤凰。
吴城一夜兵戈入,老幼苍黄计安出。
搜牢幸得此身存,翁媪信音何处觅。
青天荡荡日重光,太行可梯,沧溟可航。
不愁水有蛟鳄,道有虎狼,舟遥遥,指钱唐。
舞斑衣,称寿觞,和乐泄泄气洋洋。
君不见东邻老翁金满埒,骨肉凋零子孙绝。
人生贵在亲目前,万里封侯奚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