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松深古寺,衰谢白云期。
生灭慧灯尽,晴阴定磬知。
檐虚江色远,日薄鸟声迟。
杖锡西来意,曹溪亦几支。
乱松深古寺,衰谢白云期。
生灭慧灯尽,晴阴定磬知。
檐虚江色远,日薄鸟声迟。
杖锡西来意,曹溪亦几支。
这首明代诗人林俊的《题清上人山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乱松深古寺”,以乱松的形象烘托出山寺的古老与幽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衰谢白云期”则寓言了僧人的淡泊生活和对自然的深深向往,暗示了修行者超脱尘世的心境。
第三句“生灭慧灯尽”,慧灯象征智慧之光,这里暗指修行者的悟性与禅心,生灭之间,寓意着世间万物的无常。第四句“晴阴定磬知”,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生活与自然规律紧密相连,连天气变化都能从寺庙的磬声中感知。
第五句“檐虚江色远”,视线透过空旷的屋檐,远眺江面,江水与天色交融,展现出宽广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日薄鸟声迟”,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声音显得悠长而缓慢,增添了山房的寂静与宁和。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环境和僧人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崇尚。
坐久寒侵,见露彩纷流,参旗斜簸。
风度西窗,金猊渐渐无火。
灯花落尽愁无极,泪欲阁时还堕。
恨杀分离容易,到如今无那。寂寞妆台左。
对遗钿剩粉,忆着如何过。
多少旧欢新誓,尽成抛亸。
夜深小院回廊,行来行去悽惶我。
孤帷冷,怎得睡时安妥。
板桥曲对柴门影,依依画桡停住。
蟋蟀啼完,芙蓉病老,秋事如烟过去。萧森院宇。
有野鹤迎人,闲鸥作主。
点醒微阴,隔篱红叶绣霜谱。竹林馀韵再见。
算疏狂小阮,高会仍与。
尘柄生寒,鹅杯泛暖,还我晋时风趣。清游俊侣。
正水阁花香,残灯催句。醉过黄昏,夜深还听雨。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
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
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
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
结辔尔优游,块处吾傍徨。
久挟三千牍,不共侏儒囊。
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
嗟嗟竟白头,蓬蒿泪沾裳。
丈夫抱远略,策名在疆场。
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