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野故居》
《东野故居》全文
宋 / 陈必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先生高隐地,遗迹尚堪寻。

出郭祇疑近,入村还觉深。

秋光淡平野,暝色带遥岑。

几度祠边过,诗成不敢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
sòng / chén

xiānshēnggāoyǐnshàngkānxún

chūguōzhījìncūnháijuéshēn

qiūguāngdànpíngmíngdàiyáoyín

biānguòshīchénggǎnyín

注释
先生: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高隐:隐居在高洁之地。
遗迹:过去留下的痕迹或建筑物。
尚:还。
堪:可以,能够。
郭:外城。
祇:只。
疑:怀疑,感觉。
深:深远,幽深。
秋光:秋天的阳光。
淡:轻柔,不强烈。
平野:平坦的原野。
暝色:傍晚的天色。
带:带有,映衬。
遥岑:远处的山峰。
祠:祠堂,供奉神灵或祖先的地方。
过:经过。
诗成:诗作完成。
不敢:不敢轻易。
吟:吟诵,歌唱。
翻译
先生隐居的地方,遗迹还能探寻。
出了城门只觉得近,进了村庄又感到深远。
秋天的光线淡淡地洒在广阔的田野上,傍晚的色彩带着远处的山峦。
我多次经过神祠边,但诗兴涌起时却不敢吟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必复所作的《东野故居》。诗中描绘了一位高人隐居之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先贤遗风的敬仰和感慨。首句“先生高隐地”点明了主人公的高尚品格和隐逸的生活环境。接下来的“遗迹尚堪寻”暗示了此处虽然年代久远,但仍能追寻到其生活的痕迹。

“出郭祇疑近,入村还觉深”通过对比城乡距离,展现了东野故居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深远,仿佛进入了一个别样的世界。诗人行走在其中,感受到的是秋日的平淡与旷野的开阔,以及暮色降临时远方山岭带来的静谧。

最后两句“几度祠边过,诗成不敢吟”,诗人多次经过祠堂,被东野的风范所触动,但每次都不敢轻易吟诵诗句,可能是因为对先贤的敬仰,也可能是怕自己的诗才无法企及。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东野的崇敬和对自己文学追求的谦逊。

作者介绍

陈必复
朝代:宋

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长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间居封禺山中,结屋为药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为林尚仁《端隐吟稿》作序。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见《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隐吟稿》序。 陈必复诗,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赠于大尹祥考满北上

仁邑将几年,侯车属初下。

山田岁多穰,土风朴而野。

征艺租鲜逋,优哉讼庭暇。

饮酒任真率,陶潜菊仍把。

报政当赴铨,从知寇难假。

缅怀代者谁,安得皆长者。

(0)

送郑茂才梁辞梅锦衣宾馆还闽·其二

枫亭驿前荔子丹,万安桥下蛎房宽。

从教山水金陵好,总是难禁苜蓿盘。

(0)

送张先辈公觐四绝句·其一

少年文价重公车,大贝南金总不如。

见说安昌后堂坐,可曾传得戴崇书。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十六

支分身后析秋毫,尔自从容见似劳。

惭愧老夫临去日,一抔黄土听儿曹。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二

偷得余生能几时,不须肠断为分离。

唯愁业识难凭据,枉向泉台无会期。

(0)

金陵人家门多种树树头巢乌噪不止甚厌之戏为一绝

吴门旧曲厌乌栖,又听长干乌夜啼。

丈人屋头有何好,不如清晓汝南鸡。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