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殊胜院简道人》
《赠殊胜院简道人》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早悟耆山善,今为洛社豪。

有生常寂寞,所得是风骚。

露夕吟逾苦,云收思共高。

此怀差自适,千社一牛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hūshèngyuànjiǎndàorén
sòng / wángānshí

zǎoshānshànjīnwèiluòshèháo

yǒushēngchángsuǒshìfēngsāo

yínyúnshōugònggāo

怀huáichàshìqiānshèniúmáo

翻译
早年就明白高山之德,如今成为洛阳社中的豪杰。
在世间生存常常感到孤独,所获得的只有诗文才情。
夜晚露水下吟诵更加苦涩,云开时思绪更加高远。
这样的情怀勉强算是自得其乐,如同千万人群中的一牛毛。
注释
早悟:早年领悟。
耆山:比喻高尚品德。
善:美德。
洛社:洛阳的学术或社团。
豪:豪杰。
有生:在世之人。
寂寞:孤独。
所得:所获得的东西。
风骚:指文学才华,如诗文。
露夕:夜晚露水降临。
吟逾苦:吟诗更加苦涩。
云收:云开,比喻思绪开阔。
思共高:思绪更加高远。
此怀:这种情怀。
差自适:勉强自得其乐。
千社:千万人或众多团体。
一牛毛:比喻极其微小。
鉴赏

诗中“早悟耆山善,今为洛社豪”两句,表明诗人早年在耆山(即岣山)修炼得道,现在则成为洛阳一带的道教领袖。"有生常寂寞,所得是风骚"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道家清高脱俗境界的追求。

"露夕吟逾苦,云收思共高"一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诗人在露水之中高声歌唱,心思飞扬,与云同在,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和升华。

"此怀差自适,千社一牛毛"则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世俗的庸常不同,就像牛毛般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诗人来说却是别具深意的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清净脱俗理念的追求,以及个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差异。王安石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情感,把握住了诗歌的韵味与意境,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富州道中

访梅江路远,喜春在、剑川湄。

正雁碛云深,渔村笛晚,茸帽斜敧。

旧游不堪回首,更文园、多病减腰围。

惟有秋娘声价,风流仍似前时。依稀壁粉旧曾题。

烟草半凄迷。叹单父台荒,黄公垆寂,难觅佳期。

谁家歌楼催雪,遣夜来、风雨紧些儿。

醉后唾壶敲缺,龙光摇动晴漪。

(0)

丁香结.商调

苍藓沿阶,冷萤粘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

澹暮色,倍觉园林清润。

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

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牵引。

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

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

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

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0)

赣江

迹落蛮夷地,艰危分饱经。

盘涡随棹舞,惊浪溅船零。

石乱舟才过,峰回眼谩青。

晚来荒浦宿,愁绪转冥冥。

(0)

同年杨谨仲教授生日·其一

玉笥岧峣秀倚空,清江汀滢日朝东。

杜萧安在王陈远,极贵长生总属公。

(0)

林若愚七十

思我从网山,问道红泉市。

托翁自渔溪,饷我百馀里。

数穷初值变,巢穴夜焚毁。

我恰还君家,晓霜失行李。

君家一物无,宦学吾请已。

艰难全信义,勉强图终始。

三载客招提,馈遗无废弛。

薄莫闻叩门,奔走劳仆使。

先生顾之笑,以我匹子美。

他时誓作铭,自送此老死。

新春方七十,行步追鹿豕。

犀斜宿草多,惆怅馀一纪。

幸有活头颅,见君松竹比。

屈伸随变化,贫富休悲喜。

人生饱谙历,熟识兴衰理。

身佚心镇愚,千岁焉用彼。

(0)

虞美人.次韵人咏菊

故园处处都荒雨。寂寞蜗书户。人间春事杏桃花。

独有诗人依旧、菊为家。老来犹解高叉手。

遥上花前寿。华颠无分插花枝。

乞取霜根风月、送将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