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麓过江突来风雨》
《下麓过江突来风雨》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拽篷蔽身亦草草,两岸葭芦互倾倒。

尽收山水入云囊,积翠浮蓝浑若扫。

随风欹侧一篙还,石尤无情如见恼。

自是夙昔爱潇湘,危堕烟边尚觉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过江时,遭遇风雨突袭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莫测。

首句“拽篷蔽身亦草草”,描绘了诗人匆忙中遮挡风雨的情景,一个“草草”字,既表现了行动的急促,也流露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和仓促。

“两岸葭芦互倾倒”一句,通过描写江岸两边芦苇在风雨中的摇摆,形象地展示了风暴的猛烈,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

“尽收山水入云囊,积翠浮蓝浑若扫”,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水之美浓缩于云囊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洗涤,呈现出一片清新脱俗的景象。这里的“积翠浮蓝”描绘了雨后山色青翠、水色湛蓝的美丽画面,而“浑若扫”则强调了雨水清洗后的纯净感。

“随风欹侧一篙还,石尤无情如见恼”,这两句描述了船在风浪中摇晃,船夫努力调整方向,与风浪抗争的情景。其中,“石尤”是一种风名,这里用来形容风力之大,仿佛连无情的风都对船有所不满。

最后一句“自是夙昔爱潇湘,危堕烟边尚觉好”,表达了诗人对潇湘(湖南一带)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危险的环境中,他依然觉得景色美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山暖

通谷近中原,初阳生旧年。

欣欣林动色,漠漠野浮烟。

鸣雉飞朝日,新芽发暖泉。

东风彊人意,车马亦翩翩。

(0)

冬暖

南服已卑湿,隆冬方晏温。

夏虫轻火伏,葛履易霜繁。

谁复谋吹律,吾真笑负暄。

爰居或避地,亦慰异乡魂。

(0)

寄苏颂兄弟

秋风生眼前,客子思悠然。

羁旅独无友,别离私自怜。

赋甘伧父诮,诗许俗人传。

他日梁王客,偏怀太子贤。

(0)

打鱼

南人登鱼作膢腊,清潭数里奔舟楫。

层冰始解川气和,百尺分明见鬐鬣。

大网如云遮要津,须臾牵网回水滨。

地高势蹙渐逼窄,忽复逸出黄金鳞。

钓叟篙师共惊骇,失声夺气俱逡巡。

素鲂赤鲤不足数,弃掷千万如埃尘。

岂知异物通变化,时暂网中还有神。

(0)

桐花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仙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0)

端居

端居亦无赖,幽赏每多违。

扁舟试独泛,鸥鸟肯相依。

日暮无所诣,兴尽复还归。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