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投何地得幽栖,仆马踟躇日欲西。
榆荚烟深连瘴岭,桄榔风起暗蛮溪。
梦从游历疑曾到,诗忆经行却寄题。
最是客魂凄断处,黄茅疏雨杜鹃啼。
远投何地得幽栖,仆马踟躇日欲西。
榆荚烟深连瘴岭,桄榔风起暗蛮溪。
梦从游历疑曾到,诗忆经行却寄题。
最是客魂凄断处,黄茅疏雨杜鹃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行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首句“远投何地得幽栖”,透露出诗人长途跋涉,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心境。接着,“仆马踟躇日欲西”一句,以日落西山的景象,衬托出旅途的漫长与疲惫。
“榆荚烟深连瘴岭,桄榔风起暗蛮溪。”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如榆荚、瘴岭、桄榔和蛮溪,展现了路途的险峻与偏远,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其中,“连”字和“暗”字,分别描绘了山岭的连绵不绝和溪流的幽暗不明,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梦从游历疑曾到,诗忆经行却寄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思考。他似乎在梦中重游旧地,又在诗中追忆往昔的行程,通过“疑”和“却”字,表现了对过去经历的复杂情感,既有怀念也有感慨。
最后,“最是客魂凄断处,黄茅疏雨杜鹃啼。”这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黄茅代表了荒凉与寂寞,疏雨则增添了几分凄清,而杜鹃啼声,更是古人常用来象征离愁别绪的意象。整句诗以凄凉的景象和哀伤的鸟鸣,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也深刻揭示了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赵氏有和璧,天下无不传。
秦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与之将见卖,不与恐致患。
简才备行李,图令国命全。
蔺生在下位,缪子称其贤。
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
秦王御殿坐,赵使拥节前。
挥袂睨金柱,身玉要俱捐。
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
爰在渑池会,二主克交欢。
昭襄欲负力,相如折其端。
眦血下沾襟,怒发上冲冠。
西缶终双击,东瑟不只弹。
舍生岂不易,处死诚独难。
棱威章台颠,强御亦不干。
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
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智勇盖当世,弛张使我叹。
绿云空阔。看嫩凉送过,青萍之末。
半倚曲阑,唤起盈盈与他说。
冷落明珠翠羽,浑不管、人间炎热。
只颌略、几处清歌,二十四桥月。鱼没。浪痕迭。
正浣女背花,兰桨初拨。冰肌玉骨。
似怅红衣镜中脱。
张绪年来瘦损,况高柳、疏蝉时节。
又一笛、风定也,数声雨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