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广文之淮阴》
《赠广文之淮阴》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帝里文儒盛,明时道术尊。

一官成蠖屈,多士得龙门。

吏向淮南隐,经堪濠上论。

因君访蒙叟,或有漆园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文人社会的风貌,以及对理想仕途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帝里文儒盛,明时道术尊”点明了京城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及在明王朝时期,儒家之道与学术之术备受推崇的社会氛围。接着,“一官成蠖屈,多士得龙门”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初次入仕比作蠖屈(蠖,一种昆虫,屈身而行),表达了初入官场的艰辛与不易;同时,“多士得龙门”则象征着众多才士通过科举考试,得以步入仕途,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提升。

“吏向淮南隐,经堪濠上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仕途与隐逸生活态度的思考。淮南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隐居之地,此处暗含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经堪濠上论”借用庄子濠梁之辩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哲学与人生智慧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传统道家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最后,“因君访蒙叟,或有漆园存”以“访蒙叟”(蒙叟即庄子)和“漆园”(庄子曾为漆园吏)为引,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与友人的交流,探寻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与处世之道,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庄子哲学的共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仕途与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也展现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

谪宦闻尝赋,游仙便作诗。

白银双阙恋,青竹一龙骑。

先入茅君洞,旋过葛稚陂。

无然列禦寇,五日有还期。

(0)

与左兴宗湓城别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0)

祈谷乐章.肃和

履艮斯绳,居中体正。龙运垂祉,昭符启圣。

式事严禋,聿怀嘉庆。惟帝永锡,时皇休命。

(0)

半夜

板閤数尊后,至今犹酒悲。

一宵相见事,半夜独眠时。

明朝窗下照,应有鬓如丝。

(0)

见花

褰裳拥鼻正吟诗,日午墙头独见时。

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因狂得病真闲事,欲咏无才是所悲。

看却东风归去也,争教判得最繁枝。

(0)

咏月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

玉户照罗帏,珠轩明绮障。

别客长安道,思妇高楼上。

所愿君莫违,清风时可访。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