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仰天明,哲士何凋丧。
贤圣既日远,前辈复谁望。
忆昔公存时,词林有凭仗。
英气挺山岳,健笔敌刘项。
追琢金玉相,洒落江湖浪。
乾坤百物情,随意咨跌宕。
一官三十年,位已近君相。
王曾声价新,范晔才猷壮。
东阁富论思,西垣多述创。
当世可无双,前代讵多让。
朝方倚司马,士正思刘向。
造化不可知,修短竟难谅。
平生功业志,未得大敷畅。
山颓梁木萎,天黑魁星暗。
但闻逍遥歌,不复亲几杖。
我本樗枥材,桃李滥收奖。
前路方茫茫,磊落将安放。
鸣呼已焉哉,天乎何荡荡。
长啸仰天明,哲士何凋丧。
贤圣既日远,前辈复谁望。
忆昔公存时,词林有凭仗。
英气挺山岳,健笔敌刘项。
追琢金玉相,洒落江湖浪。
乾坤百物情,随意咨跌宕。
一官三十年,位已近君相。
王曾声价新,范晔才猷壮。
东阁富论思,西垣多述创。
当世可无双,前代讵多让。
朝方倚司马,士正思刘向。
造化不可知,修短竟难谅。
平生功业志,未得大敷畅。
山颓梁木萎,天黑魁星暗。
但闻逍遥歌,不复亲几杖。
我本樗枥材,桃李滥收奖。
前路方茫茫,磊落将安放。
鸣呼已焉哉,天乎何荡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缜为悼念陆廉伯詹事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才华的赞美。
开篇“长啸仰天明,哲士何凋丧”,诗人以长啸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感叹哲士的离世如同天上的星辰陨落,令人痛心。接着“贤圣既日远,前辈复谁望”两句,表达了对古代贤圣的怀念以及对当今人才稀少的感慨。
“忆昔公存时,词林有凭仗”回忆了陆廉伯在世时的贡献,词林有了依靠。“英气挺山岳,健笔敌刘项”赞扬其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甚至可以与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刘勰、项羽相媲美。
“追琢金玉相,洒落江湖浪”形容陆廉伯的文章如金玉般珍贵,又如江湖之水般自由奔放。“乾坤百物情,随意咨跌宕”说明他的文章情感丰富,随心所欲,充满变化。
“一官三十年,位已近君相”描述了陆廉伯在官场的成就,职位接近高位。“王曾声价新,范晔才猷壮”、“东阁富论思,西垣多述创”、“当世可无双,前代讵多让”等句进一步强调了其在学术和官场的卓越地位。
“朝方倚司马,士正思刘向”表达了对陆廉伯在朝中的重要性和对他的敬仰之情。“造化不可知,修短竟难谅”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平生功业志,未得大敷畅”表达了对陆廉伯未能实现更大抱负的遗憾。
最后,“山颓梁木萎,天黑魁星暗”形象地描绘了陆廉伯去世后,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光彩。“但闻逍遥歌,不复亲几杖”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不再能听到他的教诲和陪伴。“我本樗枥材,桃李滥收奖”自谦自己虽非才子,但也曾受到过赞誉。“前路方茫茫,磊落将安放”表达了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对陆廉伯的怀念。“鸣呼已焉哉,天乎何荡荡”以强烈的感叹结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华丽,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簪笏谁非嗣,才能恐未难。
传家推有守,树德莫如宽。
贱子敢为佞,明公信可观。
四维开雉堞,千顷涨波澜。
逮下亡圭角,逢人倒肺肝。
月评终许劭,爱客自袁安。
不伪心常逸,忘机体更胖。
所临惟简易,有道息彫残。
使节轺车稳,兵符玉具乾。
百城同锁静,万井益歌欢。
退食公无事,挥毫妙可刊。
笙歌珠履醉,风月井梧寒。
诸子仍闻道,群雏半著冠。
居然谢纨绮,沃若秀芝兰。
表里初无憾,行藏晚竟完。
向来三径志,欲了五车看。
异日人争诵,来徵印已刓。
恐须烦柱石,从此接鸳鸾。
直道惟天相,亨衢岂自干。
祝公千岁寿,终始立朝端。
我来北斗南,两见回东柄。
万斛开府愁,四壁文园病。
谁知深巷中,卉木颇幽夐。
大梁贤公子,携酒宾亦命。
红蕤已飘零,绿绮方辉映。
岂惟追寻迟,亦苦风雨横。
主宾混谁何,谈笑杂嘲评。
讵知时雨灵,但觉中酒圣。
年丰乐崇宁,诗敌蹑长庆。
况有雷陈交,何必宛洛盛。
律管承飞灰,羲和驻春令。
日月曾几何,佳辰我所竟。
芍药殿馀春,想见晨妆靓。
一醉欢有馀,此集君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