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仪为底寒酸。步蹒跚。几劫胡尘犹剩汉衣冠。
执事里。等儒丐。不堪看。仕宦今来君辈笑鲇竿。
官仪为底寒酸。步蹒跚。几劫胡尘犹剩汉衣冠。
执事里。等儒丐。不堪看。仕宦今来君辈笑鲇竿。
这首《乌夜啼·前题.执事夫》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世态炎凉。"官仪为底寒酸"描绘了官场中的贫寒与落魄,暗示了社会等级制度下底层官员的艰辛。"步蹒跚"则形象地刻画出他们的疲惫和困顿。
"几劫胡尘犹剩汉衣冠"表达了历经战乱后,汉族文化的残存,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执事里,等儒丐"进一步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如同乞丐般被人忽视,令人痛心。"不堪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深深悲哀。
最后的"仕宦今来君辈笑鲇竿"讽刺了那些得意的官员,他们嘲笑那些像鲇鱼一样艰难求生的知识分子,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世态炎凉。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鲜明的形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的困境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