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漕稚川·其一》
《挽王漕稚川·其一》全文
宋 / 赵善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紫荷馀爱在,皂盖填名城。

膏泽流千里,嘉谋肃五兵。

林泉多雅趣,桑梓有深情。

道大虽难用,详观月旦评。

(0)
翻译
紫色荷花的余香仍在,黑色官伞下满城繁华。
恩惠如膏泽流淌千里,明智的决策使军队整肃。
山林泉石充满高雅趣味,故乡之情深沉浓厚。
尽管大道难以立即实施,但仔细审视后仍会公正评价。
注释
紫荷:紫色的荷花。
馀爱:残留的喜爱。
皂盖:黑色的官伞,代指官员。
名城:著名的城市。
膏泽:滋润的恩惠。
流:流淌。
千里:广阔的地域。
嘉谋:良好的策略。
肃:整顿。
五兵:古代的五种兵器,泛指军队。
林泉:山林泉石。
雅趣:高雅的情趣。
桑梓:故乡,家乡。
深情:深厚的情感。
道大:大道深远。
难用:难以立即应用。
详观:仔细观察。
月旦评:公正的评价,比喻对人的品行或事物的评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善括为悼念王漕稚川而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政绩的赞美。首句“紫荷馀爱在”以紫荷比喻王漕的美德遗留人间,显示出他对王的敬仰和对美好品质的追忆。接着,“皂盖填名城”描绘了王漕在官场上的影响力,他的名字广为流传,象征着他的显赫地位和声誉。

“膏泽流千里”进一步赞美王漕施政的恩惠惠及广大百姓,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泽被四方。诗人称赞他的智慧和策略,“嘉谋肃五兵”,使得社会安宁,军队整肃,展现了王漕的治国才能。

“林泉多雅趣”暗示王漕喜好自然,有高雅的情趣,而“桑梓有深情”则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最后两句“道大虽难用,详观月旦评”,意思是尽管大道难以完全施展,但后人会公正评价他的德行和功绩,如同明月下的品评,公正无私。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怀念的挽诗,通过描绘王漕的品德、政绩和个人魅力,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赵善括
朝代:宋

赵善括,历史人物,字无咎,号应斋居士,江西隆兴(今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在孝宗朝,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后通判平江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后罢免;淳熙十六年差知常州。著有《应斋杂著》6卷。杨万里为之序。赵善括能诗文,所作奏议,颇切中时弊。曾与洪迈、章甫、辛弃疾等人诗词唱和,而和辛弃疾酬唱者尤多,有一部分词作近于辛词。《□村丛书》收《应斋词》48首,《全宋词》收49首。
猜你喜欢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七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

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

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0)

题后郑壁

满眼烟尘杂鼓旗,经冬首鼠负忧疑。

树头新绿今如此,孤负春光固可知。

(0)

题石几先生书院壁

万柄高荷碧玉员,芙蓉时见一枝鲜。

何年种此北山北,便向中间安小船。

(0)

益昌霪雨踰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保全居民复业运使国博喜而赋诗辄成三绝句以报来贶·其一

一月山前雨带风,拍天江水涨惊洪。

朝来莫怪波澜静,收向诗翁笔势中。

(0)

骨肉闻已至广安而连日有雨甚念之戏成绝句

行人未到雨潇潇,最苦酴醾叶尽飘。

风雨不遮春去路,障泥空滞马蹄骄。

(0)

独坐

午枕幽禽破梦时,明窗过日竹阴稀。

小炉翻转香残烬,犹有清香一缕飞。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