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李真称神理超,曹刘未觉古风遥。
三唐已自相沿下,何用流波说四朝。
苏李真称神理超,曹刘未觉古风遥。
三唐已自相沿下,何用流波说四朝。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偶题》。弘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对诗歌有着深厚的造诣。在这首诗中,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对古代诗歌大师如苏李、曹刘以及三唐诗人的高度评价,并进一步探讨了诗歌艺术的传承与演变。
首句“苏李真称神理超”,赞扬了苏李(苏武和李陵)的诗歌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超然的情感,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
次句“曹刘未觉古风遥”,则将目光转向了曹植和刘桢,两位三国时期的杰出诗人。弘历认为,尽管时间久远,但他们的作品依然保持着浓郁的古典风格,没有被时代所隔绝。
接着,“三唐已自相沿下”,提到了唐朝的诗歌发展,尤其是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时期,它们在诗歌艺术上各有特色,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系。弘历在这里表达了对唐代诗歌繁荣景象的肯定。
最后,“何用流波说四朝”则是一种反问,意在强调不必过分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朝代的更迭,因为优秀的诗歌作品能够超越时空,流传千古。弘历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对古代诗歌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永恒价值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弘历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眼前培塿足萦缠,去去瀛洲大洞天。
一息南溟能几月,再行东海定何年?
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万里烟。
解视归装还不俗,有诗曾酌瘴乡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