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无今古,只恐江防少门户。
是何造物大神通,擎得君山出水府。
君山出地千万年,岿然一柱亘江天。
三十三山尽朝拱,大江如带环其前。
在昔春申封此地,宾朋珠履日骄恣。
百万貔貅驻此山,天堑绕城更何忌。
一朝惨死委蒿莱,章华寥落存空台。
此山终古矗天外,江涛滚滚从西来。
我欲瞰江登绝顶,海门东望烟波迥。
乘风破浪待何时,聊汲石泉煮春茗。
大江东去无今古,只恐江防少门户。
是何造物大神通,擎得君山出水府。
君山出地千万年,岿然一柱亘江天。
三十三山尽朝拱,大江如带环其前。
在昔春申封此地,宾朋珠履日骄恣。
百万貔貅驻此山,天堑绕城更何忌。
一朝惨死委蒿莱,章华寥落存空台。
此山终古矗天外,江涛滚滚从西来。
我欲瞰江登绝顶,海门东望烟波迥。
乘风破浪待何时,聊汲石泉煮春茗。
这首诗《登君山》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倜所作,通过对君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篇“大江东去无今古,只恐江防少门户”,以大江东流的壮丽景象起笔,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力量的伟岸,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接下来,“是何造物大神通,擎得君山出水府”一句,赞美了大自然创造君山的神奇力量,将其从水府中托举而出,赋予了君山独特的存在感。
“君山出地千万年,岿然一柱亘江天”描述了君山历经千万年的沧桑变化,依然屹立不倒,成为江天之间的一道壮观风景线。“三十三山尽朝拱,大江如带环其前”则进一步描绘了君山周围群山环绕,大江蜿蜒的壮丽景象,凸显了君山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
“在昔春申封此地,宾朋珠履日骄恣。百万貔貅驻此山,天堑绕城更何忌”通过历史典故,讲述了君山曾经作为军事要塞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在古代政治和军事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朝惨死委蒿莱,章华寥落存空台”则揭示了历史的无情,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只剩下荒凉与空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此山终古矗天外,江涛滚滚从西来。我欲瞰江登绝顶,海门东望烟波迥。乘风破浪待何时,聊汲石泉煮春茗”表达了诗人对君山的向往与探索精神,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诗人渴望登上君山之巅,俯瞰江面,感受自然的力量,并在石泉边煮茶,享受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