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几度负清游,此日溪头访钓舟。
病骨秋深持榼去,好山日晚为诗留。
苍崖天削群峰异,瑶草云迷小洞幽。
消息虹桥何足问,人间信此是丹丘。
武夷几度负清游,此日溪头访钓舟。
病骨秋深持榼去,好山日晚为诗留。
苍崖天削群峰异,瑶草云迷小洞幽。
消息虹桥何足问,人间信此是丹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武夷山的向往与探访,以及在山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受。
首联“武夷几度负清游,此日溪头访钓舟”,表达了诗人多次错过游览武夷山的机会,今日终于得以亲临其境,寻找那传说中的钓鱼之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未能成行的遗憾与今日如愿以偿的喜悦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对武夷山的深厚情感。
颔联“病骨秋深持榼去,好山日晚为诗留”,描述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带着酒壶前往,被眼前的好山美景所吸引,直至傍晚仍沉浸于创作诗歌之中。这里的“病骨”一词,既可能是实指身体状况不佳,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而“好山”则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与永恒,与之相对的是人类生命的有限性。
颈联“苍崖天削群峰异,瑶草云迷小洞幽”,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苍翠的山崖如同被天刀削过一般,群峰各异,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瑶草(一种美丽的草)在云雾缭绕的小洞中显得格外幽静神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尾联“消息虹桥何足问,人间信此是丹丘”,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赞美之情。他认为,关于武夷山的种种传说和故事,都不及亲自体验到的这份美好来得真实和珍贵。在这里,“丹丘”通常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以此来形容武夷山的仙境般存在,强调了其超凡脱俗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吾舅被祸时,兄犹归舅骨。
吾兄更惨伤,遗骸荒草没。
碧血化青燐,千人共一窟。
阵云蔽日光,荧惑蚀圆月。
草木失芳菲,阴崖阗霜雪。
夜夜啸孤魂,关山悲难越。
生前骨肉恩,出门使永诀。
岂无梦魂来,一为江上别。
惟应九泉下,甥舅同呜咽。
骐骥伏盐车,穷年困衔勒。
一朝度虞阪,盘盘上青石。
驽马顾之笑,惊魂更丧魄。
伤哉辕下驹,何异笼中翮。
多君竹林逸,清谈间悲唶。
自作颂酒文,荷锸日随侧。
倒扶玉山嵇,穷浇垒块籍。
酒中诚可逃,有托非沉溺。
把臂同入林,相顾无愠色。
知章马作船,白也诗无敌。
鏖诗斗酒间,翳我终怯力。
昨者示我弱,覆杯谢宾客。
谓渠有良箴,忠谏耳勿逆。
人世筑糟丘,九泉争点滴。
纷纷醉梦中,生死成今昔。
何必学淳于,一斗一石亦。
我时颇疑君,谬诞听岂得。
曲生虽非友,未至类盗贼。
止之或暂佳,绝之恐非策。
再拜受昌言,吾志不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