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夜独坐杂述八章四叠秋兴韵·其七》
《夏夜独坐杂述八章四叠秋兴韵·其七》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覆谁窥造化功,漫驰非想入元中。

天戈不指来王国,帝轸方挥解愠风。

遥夜孤星占太白,何年紧燧灭流红。

卫生且课馀三术,捡挍农书问市翁。

(0)
鉴赏

此诗《夏夜独坐杂述八章四叠秋兴韵(其七)》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夏夜独自思考的场景,透露出深沉的哲理与对自然的感悟。

首句“翻覆谁窥造化功”,以疑问的口吻提出,仿佛在探索宇宙万物背后的创造之力,引人深思。接下来“漫驰非想入元中”一句,表达了诗人试图超越日常琐事,深入到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天戈不指来王国,帝轸方挥解愠风”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天上的武器与帝王的动作,与人间的治理和调和气候联系起来,暗示着理想的统治者应当以温和、智慧的方式治理国家,带来和谐与安宁。

“遥夜孤星占太白,何年紧燧灭流红”则通过夜晚的星辰和古代的火种,寄托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状态的追寻。这里“太白”可能暗指太白金星,而“紧燧”则是古代用来取火的工具,象征着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卫生且课馀三术,捡挍农书问市翁”表达了诗人关注民生、关心农业的思想,认为在忙碌之余,应学习养生之道,并向市井中的老农请教,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实践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夏夜的静谧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历史、民生等多层面的深刻思考,既有哲学的深度,又蕴含着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冬日山行与从者二僧·其二

游从俗客不如僧,此语吾闻识者曾。

今日山中逢二子,袈裟风引路登登。

(0)

送刘介夫·其二

炎荒蜀道宦途长,何处风光不饱尝。

鹿洞旧游时入梦,烦君为我赋新堂。

(0)

如山卜隐初成

湖海萧条岁月迟,江东谁复问潘葵。

易台共我双巾葛,吟社添君一杖藜。

翼健已超尘外网,眼明还看世间棋。

昨冬先献希龄酒,今日迎长又赋诗。

(0)

山中漫述用韵

千帆竟日南还北,堂在危厓坐不扃。

玉枕为谁增地价,松醪从此失天刑。

蒸蒸漫指云为雨,落落虚传石是星。

使者采诗还自赋,清风应许到彤庭。

(0)

次韵答鹅湖费公

清时谁敢爱深山,风雨应惭厦万间。

东国尽容原宪病,西京犹放涑翁閒。

诗传秘阁歌盈耳,药进慈闱笑强颜。

乌鸟情真天鉴在,一封已达九重关。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十三两知亭

天涯一归客,海内两知音。

万古泉声在,应知此老心。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