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秋感秋。窗幽境幽。疏灯人语红楼。诉新愁旧愁。
鸾俦凤俦。情稠意稠。欢情水样难留。怕天涯远游。
寻秋感秋。窗幽境幽。疏灯人语红楼。诉新愁旧愁。
鸾俦凤俦。情稠意稠。欢情水样难留。怕天涯远游。
这首《醉太平·诉别》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邹韬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思念。
“寻秋感秋”,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关联,秋天的萧瑟与人的离愁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窗幽境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孤独,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疏灯人语红楼”描绘了一幅灯火阑珊、人声低语的画面,红楼作为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地位。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忧伤的场景,仿佛在诉说着离别前的依依不舍。
“诉新愁旧愁”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离别的痛苦。新愁指的是即将面对的分离之痛,旧愁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这种双重愁绪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更为复杂和深刻。
“鸾俦凤俦。情稠意稠。”这里运用了鸾凤双飞的典故,象征着男女之间的深情厚谊。鸾凤并提,不仅强调了爱情的美好,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情稠意稠,直白地表达了情感的浓烈与紧密,让人感受到即使在离别之际,这份情感依然如胶似漆,难以割舍。
“欢情水样难留。怕天涯远游。”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欢聚的时光如同流水般逝去,难以挽留,尤其是想到未来的分别,更是让人心生畏惧。天涯远游,意味着距离的遥远与未知,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心灵上的隔阂,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对相聚时光的无限眷恋。
整体而言,《醉太平·诉别》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深情的交融,读来令人动容,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佳作。
联步营南门,偶寻野人庐。
庐舍类南土,缭垣树扶疏。
初柳扬青条,杏萼亦已舒。
皤皤舍下叟,迎客近门枢。
客问何乡人,理生今焉如。
跽答家徐州,始来十五馀。
生男皆壮夫,有孙亦跄趋。
大男荷戈殳,众男务菑畬。
公私昔少事,温饱常晏居。
老身就衰颓,官长日侵渔。
去年旱复潦,所穫瓶盎储。
何以备家食,指顾屋南隅。
园畦五六亩,果木百十株。
折李接桃根,为力勤亦劬。
三岁结李实,累累蕃且腴。
盈筐易斗粟,足给朝夕需。
言已意自得,闻之亦惭余。
机巧予所厌,所悯为利驱。
博树起后世,要非仁者徒。
两戕合一体,缠纠封皮肤。
虽能夺天造,本末固已殊。
物性循自然,古人岂其愚。
兴怀淳朴风,俛默增叹吁。
《步过田家有述》【明·杨士奇】联步营南门,偶寻野人庐。庐舍类南土,缭垣树扶疏。初柳扬青条,杏萼亦已舒。皤皤舍下叟,迎客近门枢。客问何乡人,理生今焉如。跽答家徐州,始来十五馀。生男皆壮夫,有孙亦跄趋。大男荷戈殳,众男务菑畬。公私昔少事,温饱常晏居。老身就衰颓,官长日侵渔。去年旱复潦,所穫瓶盎储。何以备家食,指顾屋南隅。园畦五六亩,果木百十株。折李接桃根,为力勤亦劬。三岁结李实,累累蕃且腴。盈筐易斗粟,足给朝夕需。言已意自得,闻之亦惭余。机巧予所厌,所悯为利驱。博树起后世,要非仁者徒。两戕合一体,缠纠封皮肤。虽能夺天造,本末固已殊。物性循自然,古人岂其愚。兴怀淳朴风,俛默增叹吁。
https://shici.929r.com/shici/45gvI.html
三峰亦何峻,白云亦何多。
中有高世士,冥栖掩松萝。
石泉漱寒玉,好鸟间青歌。
歌长一披拂,红紫争纷罗。
山隔五季尘,年颓万里波。
岂无经济策,肥遁矢靡他。
威凤不浪集,冥鸿难重过。
清心探化机,瞑目养天和。
真息深在踵,利贞静不讹。
只疑龙蛇蛰,不管岁月梭。
我欲升玉井,濯手攀嵯峨。
扣关起公语,妙理应如何。
欲去还自休,马图今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