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调唐将军·其二》
《调唐将军·其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十万楼船下濑兵,已乾东海腊长鲸。

如何戍角依然在,夜夜征夫向月明。

(0)
鉴赏

这首诗《调唐将军(其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深刻对比,以及对戍边将士深切的同情与感慨。

首句“十万楼船下濑兵”,以壮阔的场景开篇,十万艘战船如洪流般驶向战场,展现了战争的规模宏大与气势磅礴。这里的“楼船”不仅指代具体的战舰,也象征着军队的精锐与力量。“下濑兵”则暗示了军队从高处或险要之地发起进攻,预示着战斗的激烈与艰难。

次句“已乾东海腊长鲸”,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推向极致。东海之水因战争而干涸,长鲸被斩杀,形象地描绘出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隐喻了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破坏。这里“腊长鲸”可能是指巨大的鲸鱼,也可能是对敌军的一种比喻,强调了敌军的强大与战争的惨烈。

后两句“如何戍角依然在,夜夜征夫向月明”,转而聚焦于战争中的个体——戍边的士兵。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那象征着警戒与守卫的戍角声依旧回荡在夜空中,提醒着人们战争的痕迹并未完全消失。而“夜夜征夫向月明”则表达了对这些远离家乡、日夜守卫边疆的士兵们的深深同情与敬意。他们虽身处异乡,但心中却始终向着明亮的月光,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宏大描绘与对戍边士兵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面貌,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牺牲者的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首正有感二首

听说从前我未生,知书不话衩衣行。
平时街上齐冠带,况是人间岁节更。

(0)

壬戍重午於潜李氏作

我来於潜县,知有老聃族。
王气歇唐家,孙支散幽谷。
居然多仕版,壁列登科录。
生儿皆可爱,大小芝兰馥。
大者初试归,两眼如明烛。
小者才读书,应对机锋速。
他乡客重午,菖蒲随饮俗。
老去卧家山,如梦开诗牍。

(0)

吾乡有李明府其伯子襟怀夐然世表甘早知敬慕

庙食於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西需一位京朝郎,官虽示显善声场。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倒春中偏饮和。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满眼各为君父子,谁忧平地起风波。

(0)

岁晚朱叔清楼上谈话佛饮酒听琴作

岁晚家何处,因循未得归。
本无愁可遣,宁有佛堪依。
翁子谈佳句,郎君抚妙徽。
剔灯聊共醉,明日又分飞。

(0)

听吴毕闻讲杜诗今夕行因郊释子偈体成一绝

春秋皆贬事无褒,庄子思之意若保。
下笔便为齐物论,大家命酒且高歌。

(0)

郑主簿宅看雪访梅听僧抚琴偶成四韵倩萧中立

鹅毛散乱三朝雪,乌帽沾濡六出花。
梅吐万枝香满室,桐听几曲兴乘槎。
蓬莱借问仙仇览,人世何妨醉释迦。
骚客平生挥字拙,萧郎为我走龙蛇。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