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识薰涵太古淳,笑谈时露满怀春。
自居中土文章士,人道清时草泽臣。
千里关河犹是客,半生书剑不忧贫。
举头似觉长安近,会逐西风马后尘。
器识薰涵太古淳,笑谈时露满怀春。
自居中土文章士,人道清时草泽臣。
千里关河犹是客,半生书剑不忧贫。
举头似觉长安近,会逐西风马后尘。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送丁仲谦赴都》描绘了诗人对友人丁仲谦的赞赏与祝福。首句“器识薰涵太古淳”,赞美丁仲谦深厚的才识和淳朴的品格,如同古代的淳厚之风。次句“笑谈时露满怀春”,通过他的谈吐举止,展现出他内心的温暖与活力。
诗人称自己为“中土文章士”,表明他对丁仲谦文采的认同,同时也暗示在太平盛世,丁仲谦作为一位平民学者,也能有所作为。“清时草泽臣”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即使身处平凡,也能在清明的时代崭露头角。
“千里关河犹是客,半生书剑不忧贫”表达了对丁仲谦长途跋涉赴京的祝愿,尽管路途遥远,但他凭借学识和坚韧,无惧贫困,显示出其坚定的志向。最后两句“举头似觉长安近,会逐西风马后尘”,寄寓了对丁仲谦仕途顺利,有望接近京城权力中心的期待,同时以“马后尘”象征前程似锦,寓意他会像追逐马车扬起的尘埃一样,迅速崭露头角。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丁仲谦的才华与品格,又寄予了对他未来的美好期许,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
節物陰涔裏,人情冷淡中。
百夏尋老大,一笑屬兒童。
雪意愁飢雀,風聲入斷鸿。
新衣滿閭巷,終日自西東。
东风无赖妒华年,一夜凄寒到酒边。
放尽珠帘遮画炬,莫教檐雨湿青烟。
官居数椽间,局促如瓮牖。
幸邻诗酒社,金薤对玉友。
真清廊庙器,伟望配山斗。
行当侍紫极,槐棘位三九。
馆舍有奇士,高文粲参首。
倡酬猥及我,双松压孤柳。
生活从冷淡,幸免誉与咎。
相从结此夏,何异归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