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
《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联句后,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qiānpàndōuguānzhāotíngxièhuí广guǎngjiàojiàn怀huái
sòng / méiyáochén

sàicóngshìgāoqíngàishān

xiègōngliáohòuhuìyuǎnguòjiān

xiàochùyánxiāngguīshíjiǔzàiyán

duānyōushǒuqióngxiànggòngpān

翻译
他的才华胜过雨水,热衷于高山的隐逸生活。
在谢公之后,他与惠远一起作诗,漫步溪边。
欢笑中,山岩仿佛回应他的心情,归来时,脸上带着酒意。
他深感忧虑,只能困守在狭小的巷子里,无力去攀登更高的地方。
注释
赛雨:形容才华出众。
何从事:做什么工作。
高情:高尚的情操。
苦爱:深深喜爱。
山:指隐居的山林。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
联句:一起作诗。
惠远:东晋高僧,与谢灵运有交往。
过溪间:走过溪流。
笑处:欢笑之时。
岩相答:山岩仿佛回应他的笑声。
颜:面庞,脸色。
端忧:深感忧虑。
穷巷:贫穷的巷子,借指僻静之地。
无力:没有力量。
共跻攀:一起攀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诗中,诗人以"赛雨何从事"开篇,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同参与赛雨活动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山水自然的热爱。"高情苦爱山"进一步强调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对山林的深情厚意。

"谢公联句后"借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暗示他们在文采风流之间交流,增添了文化气息。"惠远过溪间"则借惠远和尚之名,描绘了他们一同游历山水,享受清幽之境的惬意。

"笑处岩相答"描绘了朋友们在山水间谈笑风生,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归时酒在颜"则写出了饮酒作乐,欢聚一堂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最后两句"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简陋之地,但仍然心系朋友,希望能与他们共享登高望远的乐趣,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山水之游和文墨之乐,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些许落寞。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古镜

匣里菱花重百金,重重磨洗畏尘侵。

六宫只辨媸妍色,不照孤臣一片心。

(0)

奉答陈沧州

朝来空馆思依依,回首关河一叶飞。

沧海断鸿看又到,故山明月几时归。

萧条短发临青镜,飒沓秋风度客衣。

唯有沧州知己在,未应尊酒顿相违。

(0)

书怀简刘大·其二

海上残春积雨香,旅怀谁为落花伤。

未须对酒惊蓬鬓,且喜移家近草堂。

匹马寒原香渐远,百虫孤馆夜偏长。

太常峰顶闲宵月,尽付离人照断肠。

(0)

赠武夷僧

武夷山水好,潭影空禅心。

挂袖云生石,翻经月照林。

履行随竹静,钵洗向泉深。

九江仙源里,惟闻钟磬音。

(0)

田家喜晴

田家当惜雨,积雨转伤苗。

诘旦云犹湿,新晴潦渐消。

迅雷潜地底,初日映山椒。

预卜丰年兆,何应荅圣朝。

(0)

夏月过周六园林因有茶瓜之会

森爽凤山里,林幽暑自移。

幸无尘外事,应有静中期。

鸟触牵风幔,猿投宿露枝。

茶瓜并异味,随兴且淹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