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联句后,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联句后,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诗中,诗人以"赛雨何从事"开篇,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同参与赛雨活动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山水自然的热爱。"高情苦爱山"进一步强调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对山林的深情厚意。
"谢公联句后"借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暗示他们在文采风流之间交流,增添了文化气息。"惠远过溪间"则借惠远和尚之名,描绘了他们一同游历山水,享受清幽之境的惬意。
"笑处岩相答"描绘了朋友们在山水间谈笑风生,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归时酒在颜"则写出了饮酒作乐,欢聚一堂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最后两句"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简陋之地,但仍然心系朋友,希望能与他们共享登高望远的乐趣,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山水之游和文墨之乐,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些许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