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交万物,贤否各有宜。
譬彼蕙与艾,同被春风滋。
鄙人出孤陋,小若鸴燕知。
托君通家爱,谓我相逢迟。
大贤何不容,而我窃自私。
造请百不厌,童仆或旁嗤。
雨窗黯青镫,听君绝妙辞。
清韵倏邈远,南行指湘漓。
远近何足言,跬步有离思。
仪郎古清要,位望今已衰。
出守千里疆,岂复嫌一麾。
归家酌玉尊,绿窗樱桃枝。
起挂衡岳帆,天碧劖九疑。
曙日清崖猿,渚风摇江蓠。
一闻渔父唱,再继柳侯诗。
卧理丹橘閒,民言不忍欺。
公行良自得,何以慰余羁。
至德交万物,贤否各有宜。
譬彼蕙与艾,同被春风滋。
鄙人出孤陋,小若鸴燕知。
托君通家爱,谓我相逢迟。
大贤何不容,而我窃自私。
造请百不厌,童仆或旁嗤。
雨窗黯青镫,听君绝妙辞。
清韵倏邈远,南行指湘漓。
远近何足言,跬步有离思。
仪郎古清要,位望今已衰。
出守千里疆,岂复嫌一麾。
归家酌玉尊,绿窗樱桃枝。
起挂衡岳帆,天碧劖九疑。
曙日清崖猿,渚风摇江蓠。
一闻渔父唱,再继柳侯诗。
卧理丹橘閒,民言不忍欺。
公行良自得,何以慰余羁。
此诗《送郑羲民郎中守永州》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赴任永州的关切之情。
首句“至德交万物,贤否各有宜”,开篇即点明了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贤者与不肖者各得其所的道理,寓意深远。接下来,“譬彼蕙与艾,同被春风滋”以蕙草与艾草在春风中一同生长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无论贤愚,皆应得到公平对待的理念。
“鄙人出孤陋,小若鸴燕知”则自谦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浅薄与渺小,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敬重与理解。“托君通家爱,谓我相逢迟”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遇之晚的遗憾,以及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
“大贤何不容,而我窃自私”一句,诗人借以表达对友人才能的肯定与对自身狭隘想法的反省。“造请百不厌,童仆或旁嗤”则描绘了友人频繁应酬的忙碌生活,以及周围人对此的不解或嘲笑。
“雨窗黯青镫,听君绝妙辞”将送别的场景置于雨夜昏暗的灯下,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同时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旅程。“清韵倏邈远,南行指湘漓”则通过描绘友人南行时的美妙音乐和前往之地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
“远近何足言,跬步有离思”进一步强调了距离与时间的相对性,即使相隔千里,心中始终牵挂。“仪郎古清要,位望今已衰”是对友人身份与地位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赏。“出守千里疆,岂复嫌一麾”则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决心与支持。
“归家酌玉尊,绿窗樱桃枝”描绘了友人归来后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起挂衡岳帆,天碧劖九疑”则预示了友人再次启程,前往新的目的地。“曙日清崖猿,渚风摇江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一闻渔父唱,再继柳侯诗”则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与期待。
最后,“卧理丹橘闲,民言不忍欺”表达了友人治理地方的智慧与公正,以及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公行良自得,何以慰余羁”则是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事业顺利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才能与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