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棘载飞鸣,屯云过子城。
花朝当席面,添得蝶蜂清。
枳棘载飞鸣,屯云过子城。
花朝当席面,添得蝶蜂清。
这首诗描绘了苍蝇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与活动,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
首句“枳棘载飞鸣”,以“枳棘”象征环境的恶劣,但苍蝇却依然在其中飞翔并发出鸣叫声,展现了苍蝇坚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这里的“飞鸣”不仅指苍蝇的动作,也隐含了它在逆境中挣扎求生的精神。
次句“屯云过子城”,通过“屯云”这一意象,描绘了一幅云层密布、天气阴沉的画面,暗示了环境的压抑与不公。而“过子城”则可能暗喻苍蝇穿越了重重困难,继续寻找生存的空间。
第三句“花朝当席面”,将场景转换为春日的花朝节,花儿盛开,生机勃勃。这里以“花朝”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苍蝇在美好环境中也能找到生存的机会,尽管它们通常被视为不受欢迎的生物。
最后一句“添得蝶蜂清”,通过“蝶蜂”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活力。蝴蝶与蜜蜂的出现,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同时,“清”字在这里既可理解为环境的清新,也可解读为苍蝇在特定情境下获得的一丝清净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苍蝇这一常见昆虫的描绘,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与适应,以及在美好环境中的和谐共存。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喜良宵烟月,依旧清平。花市暖,晚风轻。
有尚书、好客堂开帘捲,故人欢笑,妆点春城。
百宝珠轮,九枝青玉,绛烛高烧列画屏。
琥珀光浮千日酒,赤瑛盘荐五侯鲭。
谁把燕山旧事,移宫换羽,倩优孟、谱入新声。
红牙串,紫鸾笙。歌喉未歇,客欲沾缨。
梦里功勋,休嗟陈迹,眼前杯酌,且尽平生。
种槐庭院,看年年无恙,红灯绿醑,快聚良朋。
浈水渐渐,几番历、兴亡今古。
伴戈船羽檄,珠帘歌舞。
总角曾看瘐岭月,白头更听凌江雨。
问当年、城郭旧衣冠,皆黄土。翻翡翠,银塘去。
回紫燕,雕梁语。叹春风一样,朝朝暮暮。
天许远来星汉客,不堪往事伤心数。
怪海南、夙世有何缘,游重补。
琴书日换。长啸凌天半。龙卧处,烟云变。
文传京洛贵,酒兑余杭贱。
春色好,飞花红缀堆床卷。
溪上斜阳晏,两耳松声乱。蛮触事,惟消叹。
自馀尘土梦,遥缔神交愿。
歌一曲,翠蓬东望明霞幻。
乾坤扰扰,算人间、换了几番华发。
一夜雪痕埋短屐,不见玉田行乐。
鹤梦难醒,梅魂未返,诗景谁商略。
溪山无主,西风千古寒索。
南望十里龟山,牛眠有冢,草树迷狐貉。
一滴重泉知道否,有酒无人同釂。
今古斜阳,往来樵牧,枯木寒鸦落。
临风怀感,登高时望城郭。